重赏之下,“深喉”何在 寻找中国版食品安全“吹哨人”

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秘密,尽管官方试图培养中国食品安全“吹哨人”,但或因人身安全,或因奖励不够多,举报者顾虑颇多,“不想要钱,不想让人知道‘我是谁’”。在食品安全立法层面,“暂时不会单独列出内部人举报制度”,食药总局“比较谨慎,暂时有争议,更多希望地方政府发挥作用”。

责任编辑:曹海东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唐悦 安焱家

越来越多的人想将“吹哨人”的相关制度引入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可吹响哨声并非那么容易。 (何籽/图)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秘密,尽管官方试图培养中国食品安全“吹哨人”,但或因人身安全,或因奖励不够多,举报者顾虑颇多,“不想要钱,不想让人知道‘我是谁’”。

在食品安全立法层面,“暂时不会单独列出内部人举报制度”,食药总局“比较谨慎,暂时有争议,更多希望地方政府发挥作用”。

“不想让人知道‘我是谁’”

重赏之下未必有勇夫。

即便相关食品违法案件结案后,凭着六位身份验证密码和联系方式可领取最高达30万的举报奖金,但在温州市瓯海区,自2012年实行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以来,只发出了三单匿名举报奖励。

“大部分举报人不想要钱,不想让人知道‘我是谁’。”瓯海区食药局相关负责人石柳(化名)说。

愿举报但不愿领赏的情况同样发生在辽宁和上海。2013年1月,辽宁省食品安全办公室首批奖励76名食品安全举报有功人员,公告发出7天后,仍有44人未来领奖。

“部分内部从业人员考虑个人隐私,担心打击报复,举报时匿名或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案件处理以后监管部门也无法联系。”上海市食药局相关负责人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这些神秘的内部人士在欧美有个形象的称谓——“吹哨人(whistle blower)”。作为具备专业知识的知情人,他们消息灵通,最有可能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察觉问题,吹响哨声,制止问题。

一篇名为《谁吹响了公司欺诈案里的哨声》的美国论文发现:对于资产大于7.5亿美元的美国公司,1996年至2004年的230个财务欺诈案中,6%是外部审计师发现的,19%由公司雇员发现。

“全球揭露的食品安全案例中,由政府查出的很少,大部分是企业内部员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