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开拓者乐黛云:“与时俱进,但绝不随风起舞”
“也许我在未来十年,会开始写写我的‘负面人生’吧。”2021年5月9日,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特地主办的乐黛云新书研读会上,这位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奠基人、北大中文系教授曾朗声宣告,未来她的个人书写或许会触碰到回忆里最真切的部分。这位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学者,在人生的后半程始终怀揣着“未完成感”。 当时在座听众的期待,在2024年7月27日凌晨画上了一个句号。就在巴黎奥运会拉开帷幕的同一个清晨,乐黛云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在对乐黛云的生平介绍里,最常提到的莫过于她是1970年代北大恢复招收留学生后第一批教留学生“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师之一,且在开拓比较文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推动“跨文化对话”上成就斐然,与学者汤一介伉俪情深。而她对“欧洲中心论”“东风压倒西风”和“东方中心主义”的批评,“革命青年”的经历,学术思想的转折,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对新知的求索,以及不沉湎于苦难亦不掩藏傲骨的个性,外界知之不多。 不过,乐黛云的许多学生和友人都深受她的感召:“历史的回忆当然重要。但她不会陷在其中,她身上有一股力量。”对今天的很多背负生活压力、习惯向内收缩的年轻人来说,乐黛云的乐观和坚韧太宝贵。 与我们采访她的2021年相比,当前的世界局势越发波谲云诡。能够看到东西方思想各自的根源和光亮所在,并极力促成相互对话,更是这个时代值得珍存的价值取向。 “与时俱进,但绝不随风起舞”,这是晚年乐黛云的自我评价。她“能将真实的生命经验纵身入时代的洪流,在这一试金石上检视自身成色,留下此在的痕迹”,这也是我们重发此文纪念她的原因。 本文原发表于2021年6月。 -
1840年以来的中国与美国(中)丨倬彼云汉
美国的外交政策,是中美关系中最主要的一剂“药”,也是为了维护西方文化的霸权思想、“围堵”思想。这才是我们理解二战以来的世界这个复杂的大棋局,很重要的一个原则。 -
韩国“幽灵婴儿”事件:警钟已经敲响
人类社会特点是,物质进步相对容易,但文化的进步很艰难,精神层面更是难上加难,甚至可能会出现倒退。包括韩国在内的东亚社会,在二战后几十年,随着“国际化”产业梯度转移,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不少人的心灵迷失在远古迷雾与现代西方文化“异化”思潮的迷茫中,在这两种异向思维的拉扯下,心灵与思想更容易被撕裂,部分人表现为:性别仇视、生命仇视、厌世颓废。 -
大江健三郎:燃烧的绿树
大江健三郎要突破西方世界对于日本空灵、轻盈的美学想象,他所表达的“暧昧的日本”,是一个被撕裂的日本:这里有沉重的历史,曾经充满暴力、血腥和非正义。文学创作之外,他也在社会活动中关心人类的命运。日本政治思想家丸山真男认为,大江健三郎是极少数从正面拥护日本战后民主的人之一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以中国为中心”:美国汉学家柯文和他的转向
他传承费正清的思想,同时也反叛了他。对“冲击—回应”理论的批判、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深刻反思,成为他职业生涯前半期的重要主题。 “历史学家必须是多面手,不仅要熟悉现在的语言,还要在人类可能的范围内熟悉过去的语言。” (本文首发于2022年10月06日《南方周末》) -
作为“活的学问”的东方思想:访东方思想研究家田口佳史
“当时西方列强扩张到东亚,横井小楠认为这既是武力的对决,也是思想的对决,是西方近代文明对儒家文明的挑战。当时持有这种想法的东方人很少吧? 所以打仗之前的问题是思想对决的问题。” (本文首发于2022年3月3日《南方周末》) -
“香港众志”的洋葱乱港法
上一章茶餐厅推出《索罗斯乱港的贼心与贼胆》,揭批“金融大鳄”索罗斯再次伸向香港,金援黎智英、戴耀廷等乱港分子,并资助国际律师协会等多家NGO,企图窃取一代代香港人辛苦积累起来的财富。 或为财,或为色,或为权,是乱港派这一群体欲盖弥彰的行为动机。今天,港嘢君将以“香港众志”为例,一起剥洋葱层层揭开乱港派的行动逻辑:它以“民主自决”“民族自立”为幌子,对外频繁窜访西方国家卖惨乞怜、寻求干涉,对内则煽动街头暴力搞乱社会秩序,并勾结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等机构谋求暴力乱港、思想乱港。 -
警惕极端势力滑向恐怖主义的深渊——论全球恐怖主义发展的新态势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自“9·11”事件以来,西方国家倾向于将恐怖主义与某个特定宗教的群体相联系。当猖獗一时的“伊斯兰国”将全球的目光引向中东之际,国际社会的关注点越来越聚焦在极端宗教性质的恐怖主义,并以此作为打击的重点。在美主导“轰轰烈烈”反恐军事行动的同时,西方社会却忽略了国内的各类极端势力,特别是政治倾向严重的右翼极端主义势力。而与此同时,信奉极端主义的人员已通过多起暴力袭击彰显了其恐怖主义的本质,比如挪威首都奥斯陆和于特岛的爆炸枪击案、被称为新西兰“9·11”的克赖斯特彻奇清真寺枪击案,以及美国不断爆发针对少数族裔的“白人至上”种族主义暴力事件等,都显露出恐怖主义发展的新态势。极端主义是恐怖主义的思想基础和雏形,在“伊斯兰国”“形灭实存”和“基地”组织招兵买马的当下,国际社会仍要正视恐怖主义威胁的多元化趋势,以及不断带来的威胁和危害。 -
“知识分子如果有一件事情不能容许,那就是变得犬儒”
哈贝马斯一生求知欲超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为了科学的一生。这样的人生完美体现了古希腊以来西方思想的探索精神。 -
1919,杜威先生的中国之旅
这趟诞生于偶然的中国之行仅是时代的一个断面。但在一百年后的今天,人们能在断面中看到东西方的碰撞与新旧思想的冲突,看到中国现代教育起步时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