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远见】当英语被贴上“敌性”标签 ——二战期间日本抵制英语闹剧
随着美国占领军进驻日本,“敌性用语”的闹剧在持续了四五年后,终于落下了帷幕。此时,当一般民众正常的英语教育横遭干涉,却猛然发现那些曾经领导他们、鼓舞他们的文化运动风云人物,此时却操着流利的英语,出没于各种国际俱乐部……
责任编辑:陈斌 实习生 张梦瑶
稍稍有点年纪的朋友也许看过日本影片《啊,海军》,其中有个场景,那就是一位父亲是大学外语副教授的年轻海军军官学校学员,说他入军校的目的只是为了好好学习外语,因为在当时,只有在军校才能安心学习敌对国家的语言。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与战时日本在民间掀起的一个抵制所谓“敌性用语”的风波息息相关的。
日文中片假名表述的外来语极多,对外来语的排斥运动始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40年。由于当时英美对国民政府进行支持,日本先将外来语以“轻佻浅薄”的罪名发难,进而又贴上“敌性”的标签来加以排斥。
排斥运动最早从抗击“西方腐朽生活方式”开始的,其典型便是表示烫发的“パーマネントウェーブ(Permanent wave)”之词。日本的忠君爱国人士攻击烫发已久,本单词自然成了“敌性用语”的首选,当时日本人想出了用汉字“电发”两个字来取而代之,美其名曰“爱国语”。
此例一开,其他类似所谓“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