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由通往自由:孔子在《论语》里如何做老师

孔子自然并非不可批评。但今天依然猛烈批评孔子的人,有多少真读过孔子呢?

《孔子》历史组画之一《孔子周游列国途中讲学图》。 (新华社记者 陈梦阳/图)

孔子是一名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学,广收门徒,号称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为继承、发展和传播古代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教育主张、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治学方法,直至今日仍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孔子自然并非不可批评。但今天依然猛烈批评孔子的人,有多少真读过孔子呢?

“知道”(微信号:nz_zhidao)告诉你,孔子在《论语》里是如何做老师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应该是一件内心欣喜悦乐的事。至于为什么悦乐,得自己琢磨。在今天的应试教育体系下,要欣喜悦乐,大概是很难的了。后人提倡“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学精神,孔子不一定很反对,但大概会叹息:何至于呢?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小孩子的“知”,是从亲爱父母兄弟姐妹,建立基础信任开始的。一个人,言行值得信任,懂得亲爱家人,并泛爱众人,亲近有德性的人,再向书本上用心,就可以开阔心胸,深造自得,成就一个自由而美好的人生。

学则不固。

学习,才不会固陋,不会被各种固定的概念、分析框架限制住,使人生总处于一种活泼泼的创造与生发状态。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

学不仅是向书本学,更要在生活里学,向一个个具体的“有道”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