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掌握食品安全知识才能避免恐慌” 访原美国农业部副部长任筑山
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都是在农业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50%以下时出现的。随着食品加工业的成熟,食品链条越来越长,可能发生问题的机会就日渐增多。
责任编辑:蒋昕捷 助理编辑 刘文慧 实习生 唐欢 杨凯奇
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都是在农业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50%以下时出现的。随着食品加工业的成熟,食品链条越来越长,可能发生问题的机会就日渐增多。
中国的学术制度以发表文章和理论分析为主,这导致食品安全研究往往和工业界脱节。比如油条等传统食品,现在规定不可以用含铝的添加剂,那怎么才能找到更好的替代品,让油条既安全又好吃呢?
“我想把10年来对中国食品安全的观察和思考整理成一本书,写完我就可以退休了。”任筑山(Joseph Joe)笑着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位原美国农业部副部长是少数在美国政界担任要职的华裔之一。
2005年,任筑山完成了四年任期。同年,上海交通大学食品安全研究中心成立,希望邀请这位美国专家作为顾问委员会主席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把脉。他们每年都会组织一次国际研讨会。最初三年,没人重视这样的会议。
任筑山记得,自己曾在会上介绍,“中国的食品品质在国外口碑不好——只做一票生意。”他举了在国外买中国香脆竹笋的例子,一开始特别好吃,后来便越来越差,乃至成了碎渣渣。没想到听众们都不以为意。
直到2008年发生三聚氰胺事件,国内消费者针对食品安全的恐慌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任筑山作为国外专家也深度参与了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