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领导人身边做翻译,是一种什么体验?

周总理尊重人家,特别是小国,所以他在全世界受到尊重不是偶然的。

 

资料图:吴建民 (CFP/图)

上个月,原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出了一本新书《吴建民谈外交》。南方周末记者看过书之后,发现里面的许多内容很精彩。

比如吴建民讲到,他在许多中央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身边做翻译,就披露出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很多细节。经过出版社授权,南方周末记者今天摘取书中的部分内容,带你看看在领导人身边做翻译,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毛泽东主席身材魁梧,脸色很好

1959年我从北外法文班毕业,外交部从我们这期毕业生中挑选了几个人送进外交部的高级翻译班。

因为周恩来总理感觉新中国的好翻译太少,过去的那批好翻译年龄慢慢大了起来,就主张要培养年轻人,于是有了这个翻译班。进到里头的,不光有外国语学院的,还有来自北京大学等其他院校的应届毕业生。翻译班分英语和法语,每个班也就五六个人。老师是花钱从国外聘请的,由于面对的学生少,所以老师能教得很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高。

1965年8月,我被安排到外交部翻译室,给国家领导人做翻译。很快我就接到通知:为中共中央最高领袖毛泽东做翻译。

那是1965年10月22日,毛主席接见刚果(布拉柴维尔)的总统马桑巴–代巴的夫人。此前一年中国与刚果(布)建交,中国一直在财力物力上对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两国友好往来频繁。

马桑巴–代巴夫人到中国后,受到毛主席的接见。那天,我陪外宾从钓鱼台来到中南海,进的是新华门。那时我还年轻,只有26岁,又是第一次给中国人民心目中的最高领袖当翻译,内心一个劲儿地念叨:不要太激动,要镇静,要好好翻译。但当毛主席出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