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村教育NGO30年实践反思 让乡村孩子认识自己生长的乡村

半个月前,《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一文引发热议,公众关注“这块屏幕”的实质,是对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深深期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责任编辑:吕宗恕 实习生 张问之

杨贵平走访贵州山区学校,跟学生一起做游戏。(受访者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1月3日《南方周末》)

半个月前,《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一文引发热议,公众关注“这块屏幕”的实质,是对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深深期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近年来,有一批类似沪江教育、美丽中国、真爱梦想、“滋根中国”等组织常年致力推动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其中,“滋根中国”已从助学、政策倡导发展到课程制定、打造绿色生态学校,“滋根中国”的发展历程,为中国乡村教育的演变提供了民间视角。

当杨贵平再一次见到贵州省雷山县毛坪村村民杨胜英时,已差不多是三十年后。当年准备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女孩现在已37岁了,还当上了毛坪村妇女中心主任,“要是没上学,可能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被改变命运的不仅仅是杨胜英一人。30年来,近12万人次的女童和孤儿受到“滋根”的帮助得以顺利上学。“滋根”创始人之一的杨贵平也因此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当年从纽约来的那个杨老师”一来就是三十年。

2018年12月15日,“滋根三十年暨第二届促进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会场上,杨贵平喊了许多人的名字,其中有政府官员、大学教授、乡村一线的NGO工作人员,更有杨胜英这样的“滋根女孩”,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乡村教育30年的演变。

不过,对于这些长期扎根乡村教育的人来说,当天论坛上并没有太多的怀旧,他们讨论的焦点是眼前的中国乡村以及乡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隐忧以及解决办法。

让女童上学

“滋根”全称为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1988年,首先由一群中国台湾及香港到美国的留学生在美国成立了滋根基金会,杨贵平是其中之一。1995年,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滋根中国”)在民政部注册成立。

最初,“滋根”回国投身乡村教育多少有些浪漫情怀。1988年的夏天,杨贵平从纽约飞到贵州。选择贵州是因为她出生在贵阳。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总编辑罗义贤清楚地记得,1988年暑假,在北京飞往贵阳的飞机上他见到杨贵平的样子,一看就是海外华侨——穿着颜色鲜艳的连衣裙,带着大大小小七八个包,包里都是她从纽约带来的衣服,准备捐给贵州贫困乡村。他俩座位相邻,得知她准备去贵州农村考察,时任铜仁地区团委书记的罗义贤力劝她前往铜仁,没想到,从贵阳去铜仁又花了一天两夜时间…&hell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相关文章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