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准牧师顾彬

“我打算研究中国文学史时,不少中国学者跟我说不应该写这个,他们说这是垃圾,做这个事情是浪费我的时间。如果我放弃了,德国就没有人研究中国文学了”

责任编辑:朱又可 实习生 陈伊玮

12月13日晚上八点,下榻北外宾馆的顾彬,头发花白,身穿深蓝色西服,神情忧郁。

顾彬本来在德国汉学界是一个重量级学者,近两三年来因“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被媒体炒作而成为中国公众视野中知名度最高的汉学家。

第二天,记者如约来到顾彬居住的房间,和白天会议上庄重的打扮完全不同,顾彬脱掉了西服,解下了领带,光着脚在屋里走来走去,忙着给我倒水。在两个小时的采访里,灯光下的顾彬表情严肃认真,让我不禁想起他的诗人身份。在回答问题的间歇中,可以听到顾彬长长的叹息声。

放弃神学,成了一名诗人

“四十年来,我把自己全部的爱奉献给了中国文学。”顾彬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序言中这样写道。

让顾彬和中国文学发生关系是庞德翻译的李白。那时,原本在明斯特大学读神学的顾彬,是个典型的文学青年。从十六七岁的时候,顾彬开始写诗,还有作品发表在当时的学生报上。因为参加学校里的朗诵会,他在无意中读到了庞德翻译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虽然这个21岁的德国小伙子读的是英译本,但他的心还是被李白诗歌的优美、典雅所打动。

1945年顾彬出生在德国北方。按照职业规划,作为基督徒的顾彬的人生理想是当个牧师。因为中国诗歌,最后他放弃了神学,成了一名诗人。

当时,顾彬学中文被同学认为是一个疯狂的行为。原因很简单,一是中文并不能让他找个好工作,二是封闭大门的红色中国和德国还没能像今天这样密切往来。

在顾彬就读的大学里,有一位叫霍福民的教授懂中文。霍福民曾经在1940年代在中国呆过5年,跟随胡适等人学习。从霍福民那里,顾彬接受了严格的中文训练。1974年,在老师的建议下,原想去中国学习的顾彬,因为“文革”没有结束而去了日本,在东京他看到了一个唐朝的中国,那里有他喜欢的中国古代文化。

1975年,作为中国和德国互换的留学生,顾彬获得了一个到北京语言学校学汉语的机会。

来中国一周后,一位叫马树德的老师给他取了现在的中文名“顾彬”。刚到北京,除了紫禁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