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丈夫当街暴打却谅解背后:反家暴谁来当“娘家人”?

如果无法获得来自娘家人的支持,女方面对男方的欺负,可能话语权更弱小。对独生子女来说,一旦父母衰老无力,又无兄弟姐妹的帮衬,这种支援的可能性更小。没有孩子撕破脸还容易些,有孩子撕破脸就难了。这个时候谁来充当“娘家人”的角色呢?最好有关系亲密的堂兄弟姐妹或表兄弟姐妹或好友出头才好。当然让社区基层组织(村委会、居委会)介入也是一种选择。如果遭受系统性家暴就不应该忍受。

责任编辑:陈斌

(IC photo/图)

不久前,北京一男子当街持棍棒殴打女子,女子躺在地上不断哀嚎挣扎的视频让人看了又惊心,又生气。“好男不打女”,这哪还有点怜香惜玉的意思。好在有人报了警,什刹海街道办回应称,二人是夫妻关系,因女子导航错误,二人发生争执。二人被带回派出所后,女子怕丈夫被处罚,表示不再追究。

这个结尾才是本事件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挨了打,不是应该追究责任,让对方也尝尝被法律“暴揍”的味道吗?怎么就偃旗息鼓隐忍有加呢?

其实这种看似窝囊实则别有深意的选择历来就有。我自小便见过,村妇挨了打,哭了一场,也就算了。若有人劝她追究责任,还有人怂恿“干脆散伙”,她这么回答:他毕竟是孩子的父亲啊,能怎么办呢?也不是一点措施都不采取。过了些日子,村妇的娘家人上门“调停”“维权”,有叮嘱有警告。随着时间的流逝,两口子把儿女拉扯大,生活得也算不错。

这当然不是一种科学的评价,何况对于夫君暴揍的“忍辱负重”,并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