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后已,诸葛亮北伐的起点与终点

“祁山风劲肃秋酣,暗淡阵云五丈原”。蜀汉军六出祁山,是三国热的沸点之一,是一颗炫目的帅星,划过历史夜空的起点与终点。

从差一点大有作为,到明知不可为而为,一代英才的命途叵测、宏愿宕跌,实在难付笑谈中。

责任编辑:杨嘉敏

甘肃陇南的祁山,若论雄伟险峻或灵秀奇幽,与三山五岳相比都微不足道。然而,诸葛亮的到来,却为它镌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文化符号。

陕西岐山县五丈原,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兵锋,直指曹魏重镇长安最近的地方。他恢宏的生命乐章在这里戛然而止,“忠贯云霄”的余响却经世回荡。

祁山堡 (马恒健/图)

蜀陇咽喉

“六出祁山”,成为诸葛亮兴复汉室战略行动的代称。祁山南麓、西汉水北侧的祁山堡,正是那一阵历史风尘的凝聚地。

我去祁山堡的念头,在心里萦绕了许久,为的是等待秋酣。这样的时节,可以触摸它的无尽悲怆,可以凭吊它的深邃苍凉。

位于礼县城东20余公里、西汉水北岸的祁山堡,为平川上突起的一座孤峰,是人工垒砌于西汉时期的军事设施。据《礼县县志》和《秦州志》记载:“堡高数十丈,周围里许,四面如刀削,高峻奇拔”。它北倚 “连山秀举,罗峰竞峙” (《水经注》) 的祁山,南临日夜奔流的西汉水。

早在商周,礼县的西汉水两岸,土地肥沃,草木毓秀,开阔富庶,便成欲图霸业者牧马积粮的绝佳之地。

“在西戎,保西垂” (《史记·秦本纪》) 。从殷商中晚期开始,世受殷商王室恩惠的秦人远祖,即嬴氏一族的一支,受命在今甘肃天水地区的西戎之地,保卫今礼县一带的西垂,以监督西戎族群,维护殷商王室的统治。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有功,被封为诸侯,建都于西垂,秦国正式建立。从此,秦人先祖在此农耕牧马,积蓄力量,然后越过祁山,攻城掠地,“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

祁山堡上远望祁山 (马恒健/图)

经纶满腹的诸葛亮,当然知道祁山的辉煌过往。因此,他首次北伐便兵出祁山,一定有着从风水到历史、从地理到天文的全面考量。

祁山,曾经祥云莅临、虎跃龙腾。自信霸业传万代的秦始皇,便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嬴氏子孙。如今,确认为秦人发祥地的礼县境内,其大堡子山上的西垂陵园,被称为秦第一陵园。

祁山坐落在东西长百余里的河谷盆地,扼蜀陇交通的咽喉。蜀汉据有此地,东北可直逼天水关、陈仓(今宝鸡),进而图谋关中,直捣长安。南可安然撤回陇南,再不济可退守固若金汤的剑门关。

诸葛亮的这个战略构想,早在《隆中对》中就有所体现:“西和诸戎”。祁山周边是氐羌聚集地,出祁山可争取氐羌,分化曹魏势力。祁山复杂地形地貌,便于蜀军攻防设伏,且粮食富足、水草丰茂。

诸葛亮首次北伐与最后一次北伐,蜀汉军的兵力均接近十万,几乎倾全国之力。

事实上,诸葛亮一出祁山,陇右五郡已攻占天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蓁蓁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