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变成“开盲盒”,SPAC走红全球背后的阴影

“SPAC在美国一直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存在。以往借助SPAC上市的公司往往规模小、先天不足,业绩更比不上那些正常IPO的企业。”

一些SPAC发起人迫于3年内完成交易的压力,有可能在期限临近时对正在洽谈的目标公司给出虚高的估值。

早期投资者可以通过投票否决发起人的收购案例,但真正会这么做的是极少数,因为早期投资人拥有随时赎回股份的权利,“真正危险的是通过二级市场买入的其他投资者”。

(本文首发于2022年4月7日《南方周末》)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冯叶 助理编辑 温翠玲

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商业载人航天,通过SPAC上市前,甚至没有真正执行过一次载人航天。 (视觉中国/图)

要说近年来全球资本市场最火热的造富运动,SPAC上市无可替代。

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直译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如果传统上市过程是让一家好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找钱,SPAC恰好相反,其是先募集资金上市,再去市场上寻找优秀的公司,然后进行收购和合并。最后,SPAC自身退市,以达成让被合并公司快速上市的目的。

据美国资讯公司SPAC Analytics数据,截至2021年12月底,美国2021年有610家企业通过SPAC上市,融资额超过1610亿美元,占到美国市场新股发行的64%,已然超过传统IPO。

审批速度快、过程便捷和监管要求低等优势,都助推了SPAC的走红,更何况还有名人效应。近两年,SPAC浪潮席卷了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资本市场,弄潮儿中不乏中国市场熟悉的名字。

近日,澳门“赌王”何鸿燊的儿子何猷龙向港交所递交了SPAC上市申请。2021年7月,他参与的另一项SPAC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至今也成立了三家SPAC,合伙人是PayPal联合创始人之一彼得·泰尔(Peter Thiel)。还有知名投资人毛大庆,其旗下优客工场在2019申请美国上市失败后,隔年就以SPAC方式成功上市。

最知名的还是要属贾跃亭。他创办的汽车品牌法拉第未来(FF)于2021年7月在纳斯达克以SPAC形式上市后起死回生,并获得吉利汽车注资。

但SPAC背后的风险显而易见——不透明的财务、劣质企业规避监管和投资回报被严重夸大。股神巴菲特说,SPAC有投机属性,等于是用别人的钱来赌博。

空头支票公司

SPAC的过程分为三步:一上市,二并购,三退市。

首先是由发起人组成5—7人的董事会,出资数十乃至数百万美元注册成立公司,接着寻找投资人(公司的原始股东),将公司资本扩大至数千万、数亿美元不等,直接挂牌上市。

此时的SPAC虽然名义上完成了上市,可以买卖股份,但公司只是一个只有现金、没有实际资产的“壳”,下一步的目标是寻找被收购对象。

“这些募集来的现金必须放在监管账户上,然后等待发起人进行市场调查,寻找值得投资的标的。”在香港就职于某大型中资投行的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