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语文教师观察:高中生作业里的生活

我用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分享了这些随笔。没有评价,只有静静的诉说,让孩子们听见彼此的声音。我想通过分享让原本隐秘的情感被看见、被听见,让孩子们在诉说与聆听中释放自己、疗愈自己。

责任编辑:温翠玲

某高中的学生在上课(图文无关)。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图)

2022年4月,我给受疫情影响居家学习的高二学生布置了一项语文作业,请他们完成一篇以“疫情中的见闻”为主题的随笔。

我很想知道我认识的这群孩子,他们正在经历怎样的生活,有怎样的情绪、情感、体验和思考。

作业上交之后,温暖、心酸、无奈、坚定、愤怒、无助……在我眼前一字一字地呈现自己。

有人写道:

小区物业的王经理,知道我们买菜的困难,特意从老家山东买了几卡车的蔬菜,分发给每栋每户,够一家三口吃上一周了。9楼的陈阿姨,当我因为妈妈需要用的药耗尽而在小区群求助时,马上给我们送来了好几盒。平日大家没什么交际,但这次隔离在家,物资紧张,居民们都在微信群里互相帮助,以物换物,这家大米多,那家肉多,我给你点调料,你匀我点鸡蛋。年轻人教独居老人注册健康云和新冠自测,又有大妈传授增强身体抵抗力的养生秘方。我看着这些,真的很感动,很感动。当昨天我给邻居送了一袋米,今天他援助我急需药品的时候,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邻邻里里老老小小,和和睦睦亲亲切切。

我想,当下我们所需要的,是相信。是对于政府抗疫工作的相信,是对于大白们努力的相信,是对于生活保障的相信,是对于人世间的真情和温暖的相信,是对于爱的相信,更是对于明天会更好的相信。

有人写道:

当我冷静下来省视,我想,标签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