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消费者权益,夯实消费复苏基础——7月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分析

7月警示事件中,有32件涉及消费者权益,其中有多家企业因恶意生产和销售劣质产品被罚。在促进消费复苏和推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企业既要重视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性,更要始终保障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

责任编辑:侯明辉

2022年7月,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共收集筛选了102件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从事件主体所在的行业看,占比前三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医药行业。从事件涉及的社会责任议题看,占比前三的议题分别是合规管理、安全与健康、消费者责任,其中合规管理议题的事件数多达52件,且75%发生在金融行业。

与6月相比,合规管理和安全与健康两个领域的事件占比大幅升高,公平运营和消费者责任两个领域的事件占比显著下降。从事件影响看,在7月警示事件中,三只松鼠、麦趣尔、麦当劳等企业因食品安全登上网络热搜,引发关注。其中麦趣尔超范围使用“丙二醇”最终被罚逾7300万元。针对滴滴公司的网络安全审查结果也在7月宣布。历时一年调查,国家网信办依法对滴滴处80亿元罚款。

图:6-7月社会责任警示事件议题占比比较

消费安全不容忽视

在7月警示事件中,有32件涉及消费者权益,具体包括产品质量安全、虚假宣传、更改产品信息、不明示产品价格。

图:7月消费者权益负面事件数(单位:件)

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中,仍以食药安全事件为主,如上海东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因生产劣药被罚,世纪联华三家门店因销售过期食品被罚。其中物美超市、联华超市年内因食品安全问题多次被罚,暴露出两家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对食品安全管理的不足。

虚假宣传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也直接损害消费者利益。7月警示事件中,迪卡侬(上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闸北分公司、霸王(广州)有限公司、上海景澔置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均因虚假宣传被处罚。

本月发生的3件因违反明码标价规定而被处罚的事件值得关注。明码标价规定有助于预防和制止价格欺诈,但在实际消费场景中,特别是批发零售业中,不明示产品价格的现象并不鲜见。伴随消费场景数字化,经营者的标价方式、价格欺诈行为表现形式更加复杂。

2022年6月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对明码标价规则、价格比较和价格欺诈行为认定等作出规定。该规定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政策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继续传递维护安全、公平消费环境的积极信号。经营者须强化责任意识,消费者也可以据此维护自身权益。

以供给质量促消费复苏

消费复苏是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的动力。当前,各地政府推出促销费举措,旨在推动消费市场复苏。但是,从消费领域发生的负面事件来看,提升消费供给质量仍然面临挑战。

7月警示事件中,有多起恶意生产和销售劣质产品的事件,如广东金源宇电线电缆公司生产销售不合格电缆被罚296万元,怡嘉化妆品用过期原料生产植护婴儿润肤霜被罚没116万元,麦趣尔牛奶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被罚7315.1万元,其公司股价也因此受到影响。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51780件,同比增长5.71%。其中涉及消费安全问题,如食品安全、医美安全、预付安全等;买房置业消费问题,如商品房、物业服务等;公共服务问题,如电信服务、航空客运等;精神层面消费问题,如在线培训、网络游戏、宠物消费等。2022年上半年,涉及食品的投诉量同比增长38%,经营性互联网服务仍居各类服务投诉的首位。

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安全是提振消费信心、激活消费动能的基础。作为市场供给重要主体,在促进消费复苏和推动消费升级的双重背景下,企业既要重视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性,更要始终坚守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安全性的底线。

经过专家投票选出的月度十大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中,涉及合规管理议题的有4件,安全与健康议题的有2件,其余4件分别涉及责任治理、员工责任、环境保护和公平运营。

7月十大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

一、甘肃泓胜煤业有限公司发生坍塌10人遇难

涉及领域:安全与健康

事件回顾:7月23日,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泓胜矿业公司发生边坡坍塌事故,导致10人死亡。7月28日,国务院安委会对此次事故查处挂牌督办,要求地方政府迅速查明事故原因,精准追责问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明确整改措施。

警示就引发边坡坍塌的可能性来看,存在自然因素,如岩体结构、气候气象等;也存在人为因素,如露天开挖、地下开采、破坏植被等。目前,官方尚未公布此次事故的原因,涉事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是否履行到位尚需等待调查结果。作为一起重大事故,无论如何,涉事企业都需要深入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坚守安全生产红线。

二、国家网信办依法对滴滴处80亿元罚款

涉及领域:合规管理

事件回顾: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80.26亿元罚款。

警示:历时一年,针对滴滴的调查尘埃落定。国家网信办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滴滴公司存在8方面共16项违法事实,主要集中在过度收集和不当使用乘客、司机的个人信息。“滴滴案”彰显了网信部门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的高度重视和执法力度的强化。对于广大互联网科技企业而言,要引以为戒,更要将安全意识融入到产品和服务中,切实维护公共利益,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三、上海东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因生产劣药被罚

涉及领域:安全与健康

事件回顾:7月21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上海东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作出行政处罚,由于该公司生产劣药鱼肝油,被处以150万元罚款。

警示: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医药行业调研榜单显示,有34%的上榜企业发生了产品质量、违法违规等负面事件,值得行业警惕。药品关乎消费者生命健康,药品质量安全是医药企业的本质责任。东海制药多次荣获上海著名商标,更应该做好示范,保证产品质量可靠、安全。

四、小天才儿童平板电脑被爆出涉黄涉暴内容

涉及领域:责任治理

事件回顾: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称,在小天才T1儿童平板电脑可供下载的多款漫画和游戏APP中,充斥着含有色情、暴力、有悖伦理道德的内容,很多画面中人物衣着暴露,并含有众多儿童不宜的语言、画面甚至动作。7月18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约谈了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警示:这起事件为行业敲响了警钟,教育硬件行业标准亟待确立,硬件生产商不仅要生产合格的产品,还需承担起内容审查的重任。继7月18日约谈后,8月18日,京津冀三地消费者组织再次召开整改沟通会,建议在根除不良内容APP前,小天才未售出的库存同型号平板电脑不进行销售。小天才公司承诺全部接受京津冀消费者组织整改建议。

五、中铁信托11宗违法违规行为被罚860万元

涉及领域:合规管理

事件回顾:7月14日,中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因存在高管履职未经任职资格核准、未全面真实反映风险状况、信息披露不充分、为商业银行规避监管提供通道等11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四川银保监局处以860万元罚款。

警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5日,年内有17家信托公司因违法违规被罚,其中10家信托公司被罚金额超百万元。行业监管态势趋严,经营业绩承压,企业更应强化合规风险管控,夯实稳健发展基础。

六、20家单位因拒收现金被曝光并处罚

涉及领域:合规管理

事件回顾: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公布,2022年第二季度,人民银行依法对20家拒收现金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作出经济处罚,处罚金额从1000元至19万元人民币不等。此次被曝光的单位包括供暖公司、停车场、保险公司、连锁餐饮、超市等。

警示:数字化支付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消费,但这并不意味着商户、机构可以强制消费者必须使用数字化支付。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得拒收现金。在消费场景数字化的当下,企业不但要自觉维护人民币的流通秩序,更要考虑部分群体可能遇到的支付障碍,为消费者提供合适的支付选择。

七、物美超市哈尔滨红肠菌落超标被罚

涉及领域:安全与健康

事件回顾:7月12日,北京物美超市有限公司古城店因经营的哈尔滨风味红肠菌落总数超过食品安全标准,被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8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44.5元。

警示:红肠菌落超标本算不上“典型”事件,但这是北京物美超市有限公司2022年以来第7次因食品安全被罚。屡罚屡犯,暴露了物美超市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期待监管部门针对类似事件能有更有力的惩处举措,不只是一罚了之。

八、国美真快乐被曝拖欠员工2个月工资

涉及领域:员工责任

事件回顾:7月22日凤凰网消息,数名国美员工告诉凤凰网科技,国美真快乐部门已拖欠员工两月工资,6月、7月工资均未发放。目前,国美内部已强制要求员工调整薪酬比例,从原本合同上签订的20%绩效80%基础工资,调整到40%绩效60%基础工资,且无论员工是否同意都强制推行。

警示:近期,有关国美经营困难的消息持续发酵。8月19日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发布公开信,承认此前对企业发展形势的判断过于乐观,对执行困难预料不足。企业经营有起有落,自有其市场规律,但在涉及员工薪酬的问题上,应该有基本的沟通,这是对员工权益的尊重,也是困难时期凝聚人心的应然之举。

九、日清食品广东顺德公司超标排放被罚

涉及领域:环境保护

事件回顾:7月12日,广东顺德日清食品有限公司因大气污染物排放超标被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人民政府罚款20万元。

警示:处罚决定书显示,该公司的废气臭气浓度超标2.6倍。“三废”达标排放是企业环境管理的基本要求,企业在日常运营中不应放松环境管理,更不能有意实施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广东顺德日清食品有限公司系日本日清集团在华机构,日企素以重视环保著称,对其下属分支机构的环境表现应加强管理。

十、上海金匮堂哄抬医用PVC手套价格

涉及领域:公平运营

事件回顾:7月6日,上海金匮堂药品经营有限公司春雷路店因哄抬医用PVC手套价格,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8091.96元。

警示:罚款额度虽小,但事件性质恶劣。处罚决定书显示,在经营成本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金匮堂先后提高一次性医用PVC手套价格,获得62%-148%不等的进销差价率,而周边药房同时期销售同类商品的最高进销差价率为18%。哄抬物价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扰乱市场秩序,被处违法所得3倍罚款实属应该。

评选方法和流程

“月度十大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评选采取专家投票法。月初,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收集、整理上月发生的社会责任警示事件,并从中筛选出候选事件。之后,随机邀请9位智库专家进行“背对背”投票,按总得票数由高到低评出“月度十大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

延伸阅读:信披违规凸显,上市公司内控能力需提升——6月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分析

网络编辑:伊责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