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毓生:“我所有的研究,都与我的个人关怀有关”

他希望站在生活和历史的中心,竭力探求人类现实的深度,尽可能地挖掘其意义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周建平

(周浩/图)

2022年11月22日,学者林毓生去世,享年88岁。林毓生1934年8月生于沈阳,14岁随家人迁至台湾。1958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两年后赴美留学,1970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求学期间,先后师从逻辑学家、哲学家殷海光和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哈耶克等大家。

1970年,林毓生开始执教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历史学系,主讲中国思想史。1994年当选为台湾“中研院”院士。1986年,他的著作《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在大陆出版,在学界产生很大影响。1990年代出版《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主张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些符号、观念和价值加以重组、改造或扬弃,成为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保持中国文化的认同。

走在最前列的人

“我在读全国最好的中学,受到最好的教育,以后是走在国家最前列的人,中国的未来要取决于我们。”这是林毓生青少年时期就有的想法。他出生于1934年,7岁随家人从东北搬到北平,先后在北师大附小和附中读书。优渥的家庭与教育环境,滋养了林毓生的精英意识和担当意识。他要读最好的书、最难的书,以后要做最重要的事。

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林毓生照例一早去上学,走过家门前大拐棒胡同,转入小拐棒胡同前,他看到一具尸体——一个人冻死在那里。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一个什么国家啊?这让林毓生觉得震撼,他想弄清楚为什么这个国家会有这么不公平的事情发生。

这转化为林毓生此后一生思考的母题。晚年他回忆:“我在中学时代,已经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意识。因为喜欢阅读‘五四’人物的著作,已经了解了一些近现代中国悲惨的历史经过及其由来。对同胞遭受的苦难,感同身受;常思将来当尽一己之力,设法改革中国的种种缺陷,以便同胞们可在将来生活得合理、富足、有尊严。”

14岁时,林毓生和家人一同迁往台湾。及至大学,他选择了台湾大学历史系。台大是当时台湾地区最好的大学,报考历史系是为了解中国社会和政治的症结所在,以便对症下药。

1954年,进入台大后,林毓生却感受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当历史被当作学问来做时,看重的是考据、史料、故纸堆,这种“学究做派”不是他报考的目的,他要能关切现实的学问。幸运的是,他在那里遇到了自己人生第一个重要的导师——殷海光。

殷海光师从金岳霖,受罗素、哈耶克等人影响,他的著作以科学方法、个人主义、民主启蒙精神为基准,被称为台湾自由主义开山人物。先后从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毕业后,殷海光在1944年投身抗战,一度跑到印度学习军用汽车驾驶技术,后转业到出版社做编辑。1946年,他加入国民党阵营,曾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中央日报》任职。

傲骨嶙峋,这是很多师友眼中的殷海光。1948年11月,殷海光在《中央日报》上发表《赶快收拾人心》的社论,猛烈抨击豪门贵族和国民党的内外政策,受到蒋介石怒斥,险些丢职。随《中央日报》到台湾后,殷海光仍任该报主笔,代总主笔,同时兼任《民族报》总主笔。1949年5月,殷海光又在《中央日报》上发表社论《设防的基础在人心》,说跟随蒋介石抵台的军政人员是“政治垃圾”,又一次触怒蒋介石,受到国民党的围攻、批判,被迫离开《中央日报》,去台湾大学哲学系任教。自此,殷海光脱离国民党阵营,转变为自由主义者。

殷海光教导学生们:“一个学者如不关心民族的前途,不关心人民疾苦,即使受过最好的教育,也不够格称知识分子。一个有血性的读书人,应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应有正义感,应敢说真话。”在这样的理念下,他带出了一大批近代中国史上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学者、作家等,不光林毓生,李敖、陈鼓应等都是他的弟子,柏杨等也受其影响。

在台大求学期间,恰逢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唐纳德·拉赫来此讲学,因为是英文授课,没有学生去,系里便要求英文不错的林毓生和另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