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总工刘炳江:空气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出现

将以更多确定性的污染物减排量来冲抵排放增加和气象条件多变等不确定性的影响,努力实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的目标。

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将于近期上报。

生态环境部已经组织技术力量开展空气质量基准研究,为启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研究打好基础。

责任编辑:汪韬

2023年7月17日,上海迎来蓝天白云“水晶天”,外滩景区天空云卷云舒。 (视觉中国图/图)

2023年,空气质量有所反弹。

开年以来,受扩散条件不利、沙尘天气同比增多和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影响,我国出现近三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污染程度最重的跨年重污染过程。

截至6月底,全国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6.2%,重污染天数比例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重污染天气是当前影响公众蓝天获得感的主要因素。虽然我国重污染天数较2013年已大幅减少,但目前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还不够稳固,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出现,整体仍未摆脱气象条件影响。

刘炳江称,将以更多确定性的污染物减排量来冲抵排放增加和气象条件多变等不确定性的影响,努力实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的目标。

回望过去十年,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治理PM2.5污染的发展中国家,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到《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两个国家级行动计划引领着空气质量的改善。刘炳江透露,第三个国家级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即《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将于近期上报。

生态环境部总工刘炳江 (生态环境部供图/图)

PM2.5浓度下降目标曾遇争议

南方周末:十年前,“大气十条”出台,首次对重点区域省份设定PM2.5浓度下降目标,提出北京市在2017年PM2.5平均浓度要降至60微克/立方米左右。你曾说,“大气十条”的制定过程,是多年来调研耗时最长、争论最激烈也是修改得最多的一次,争议最大的是什么,如何达成了共识?

刘炳江:PM2.5浓度下降目标曾是争议最大的一项。各地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