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Labubu还是印石红木,懂得放下才是收藏的最高境界

收藏的最高层次不是“我都有”,而是在感念藏品带给自己情绪价值时,懂得放下、懂得取舍。无论是印石还是Labubu,道理都通着。

责任编辑:辛省志

眼下,Labubu是火遍全球的中国造玩偶。认为它不值钱、火得没道理的有之;认为它是难得一见的宝贝、大可入手或投资的,也有之。但无论如何,Labubu已经让人高攀不起,6月12日消息,一只薄荷色Labubu拍出108万元天价。

将Labubu带火的,无疑是一群“发烧友”。一名消费者向媒体表示,入手马卡龙系列后很喜欢,然后就开始入坑了,不停地买买买,至今已有二十来个。至于“Labubu隐藏终于被我收齐啦”之类的狂喜,几年前就在网页上弥漫过。

作为一个文玩发烧友,我对Labubu一无所知,但我不能不承认,把Labubu带回家,积少成多,也是收藏的一种。虽然我不太理解收藏Labubu的意义在哪里,但在让人痴迷的问题上,Labubu与其他藏品别无二致。

围绕沉迷收藏的话题,我所在一个群的群友也展开了讨论。有群友说,顿然理解“家里领导”为何不断收集自己看不上的瓶子;有群友说,瞬间秒懂那些买了鞋子不穿“供起来”的人。

在别人眼里,无论是瓶子还是鞋子,收集了一大堆,却不用,可不就是无用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