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灰霾下
北京,这个超级城市每天迎接出生和死亡,在这份按天更新的名单里,包括41个死于空气污染造成的呼吸病患者,和59个死于同样由肮脏空气引起的心血管病患者。每天监控空气指数、研究空气污染论文、安装空气净化器、种植绿萝,或者干脆长途旅行……在PM2.5的阴影下,北京人在顽强抵抗。
责任编辑:曹筠武
北京,这个超级城市每天迎接出生和死亡,在这份按天更新的名单里,包括41个死于空气污染造成的呼吸病患者,和59个死于同样由肮脏空气引起的心血管病患者。
灰霾本身就像是北京的慢性疾病。北京市的PM10确实有所降低,但更致命的PM2.5却每年在增加。另一支队伍接替了沙尘暴,用无人知晓的方式将城市包裹。
每天监控空气指数、研究空气污染论文、安装空气净化器、种植绿萝,或者干脆长途旅行……在PM2.5的阴影下,北京人在顽强抵抗。
2011 年12 月5 日,受大雾影响,北京污染物浓度上升并积累。随着大雾灰霾天的持续,公众对PM2.5 有了更加切身的体会。 (东方IC LIU JIN/图)
2011年12月13日下午,北京。环境科学博士郭松正在北大上课,美国人安雪峰忙于工作上的会面在城里穿梭,全职妈妈王越在东四环的家中照看孩子,商人贝志城则躲在两千公里外的三亚晒太阳。
地面上一切如常,但是雾气又一次聚拢。这是场看不见的巷战,雾在这个城市里调兵遣将,它们从每一个街角、屋顶和车底探出头来,只要时机合适,半天之内就能撒豆成兵。没有攻城槌和云梯,但每一场浓雾洗劫之后,有些市民开始咳嗽,严重的被送入医院。
但是多年以来,这个城市的市民过于乐观,他们错误地忽视了这位对手——它更应该被称作“霾”,一种由大量悬浮微粒形成的浑浊。附带着病毒和化学物质的微粒每时每刻被呼吸,它们有的被挡在鼻孔,或是停滞在气管,有的则深入肺部,导致各种炎症和更严重的疾病。
这个超级大城市里每天迎接出生和死亡,在这份按天更新的名单里,有些人本不应该出现,其中包括41个死于空气污染造成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还有59个死于同样由肮脏空气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这是国家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的学者2008年就给出的数据,但是直到PM2.5这个概念在微博上被广泛讨论之后,浑浑噩噩多年的市民们才终于醒悟,原来自己和这个城市已身陷重围。
潜伏
在北京人对更清洁的空气寄予厚望之时,另一支队伍接替了沙尘暴,用无人知晓的方式将城市包裹
九年前,当时还是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大二学生的郭松第一次走进了实验室,从那之后,他就开始研究“霾”。如今他是大气环境化学的博士,PM2.5对他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陌生词。
九年来,他和课题组的其他伙伴一直在收集并分析形成霾的可吸入颗粒,他们慢慢部分地掌握了它的来源、行军路径、阵形演变和对人体的最终杀伤力。而就在郭松研究PM2.5的时候,这种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正沿着他的鼻腔进入气管,进入肺叶。它熟悉他每一个肺泡的轮廓。在这个城市如临大敌之前,他们彼此早已熟识。
郭松所在课题组的工作是通过研究给政府部门提出治理空气污染的建议,根本而言,科研工作者和可吸入颗粒物是一对死敌。但是这个实验室的人外出从来不戴口罩,他们完全允许这种颗粒物自由出入自己的肺,溶进血液,每当知道第二天空气污染会比较严重的时候,郭松和他的同学第一反应是“赶紧去室外把设备架起来”。
如果只是把这解释为理科生的偏执,或者是对科学的献身精神,并不完全正确。
“如果一个口罩能过滤PM2.5,那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