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

江西乐平这个地方,倒是简单安逸。火车站口抢着拉客的司机们吆喝着,第一眼看上去和别的地方并无什么大的不同,不一样的,是他们只能算“车夫”而并非“司机”,因为三轮车是这个不大的镇子最容易看得到的交通工具。

生命有无数种可能性。你的梦想还在沉睡,为什么不把它唤醒?

——杨澜

江西乐平这个地方,倒是简单安逸。火车站口抢着拉客的司机们吆喝着,第一眼看上去和别的地方并无什么大的不同,不一样的,是他们只能算“车夫”而并非“司机”,因为三轮车是这个不大的镇子最容易看得到的交通工具。

富者已富,穷者亦穷。没有险山恶水,却也有暖暖人心。只是前段时间刚刚过境的“海葵”不那么友善,我们去那些偏僻的村子的时候,依稀仍能看到那些被水淹过的痕迹。横七竖八地倒在地里的枯黄的麦子,旁边偏偏能见到几只优雅的白色鸟儿,是鹭鸶还是什么吧,嘲弄着人们留在路边的叹息。

一路,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要跋山涉水,要寻遍村庄。我暗暗笑自己,生活想必就是如此,若都被自己预料到了,该是多么的无趣。

不是顺风顺水,可那些总在我们心灰意冷的关键时候,出现些许温暖。无论是来自新结识的同行队友,还是哪怕一个三轮车大妈爽朗的笑声:“你们献爱心,我也要献爱心。放心,坐我的车,我送你们找过去!”我们能做的,不过是感激的眼神,和一路坐在三轮儿里相互对歌,飘了城郊一路的笑声。

这个时候,我们是干劲儿十足的。我们穿戴整齐,带着工作牌,满心要去寻访,要去记录,要去见证。纵然不知自己的力量究竟能有多大,但用力爱着这个世界,四周瞅瞅,看起来,自己并不孤独。

出于对我即将接触的助学点的敏感,我会下意识地做出判断。这里受助学生的家庭特点是:

多外出务工者:火车站拥挤的返工人员可见一斑;

多家庭变故与子女者:总是家庭变故还偏偏加上子女众多,重担在身。

几张翻烂了的学生资料表,无数个打过去的传来陌生的口音的电话,众多分类设计的寻访线路里拗口的乡镇名,google地图的帮助和一次次的问路……前期工作的工作量也许远大于我们站在学生面前时,轻声一句:“你好,我们是嘉宝莉助学基金会的志愿者。”然而一切的一切,却让我有了从来没有过的对于生活的角色这么深刻的理解: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拥有着不同角色。譬如我,是女儿,是学生,也是朋友。而乐平一行,志愿者是我,被窥探的心灵的,是你。

大家的有着不同的情况,却也有着惊人的相似。起初还能够被眼前 “小大人”的一颦一笑而感动,后来竟听着听着不那么心潮澎湃了。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与你们一同哭一同笑;那么明天,我们离开,你还得独自一人战斗。我们于你,只是拿着镜头拿着笔的过客,纵然你能包容我们的好奇,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但角色不同,我们的出现,难道注定只是出现而已?

我的志愿服务,进入疲软期。

我开始沮丧,被冷漠的空洞的无所谓的眼神伤到。一个学生隔壁同租一间房的女孩子冷冷地一句:“别拍我”,让我忙不迭地道歉。这一刻,我知道门外那些嘈杂的一同前来的当地经销商们也是好意,可是我惶恐了:我们不是圣人,我们如何前行。有的孩子,纵然他们是笑脸相对,我知道他们只是坚强,只是用平静的语气讲述仿佛于己无关的故事。那是过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必须坚强,必须静静地面对自己的过去,不然,哪里来的勇气走过高考这道坎儿。

我苦笑,想起当初怎么都不想学医,只是固执地以为如果学了医,便会让自己同情心泯灭,只是想保住那个感情充沛,极易感动落泪的自己,不想与看到的那么多黑心医生一起为伍。现在看来,自己恰恰是错了:生杀大权拱手让人,岂不更加让无辜者悲痛。

一样的道理,我们是去做那个不想丢掉同情心的人,少点接触这样的事,这样在偶尔的一次志愿服务里才能投入全部的热情,让自己还能感觉得到当初那颗想要做些善事的心,还是……勇敢地,真的做公益?一眼看透世事苍凉,还能保持激情,呼唤更多的人加入,感动于这个世界的点滴?

时间终归是神奇的。当我因为奔忙而不再想讲一句话时,时间积聚起来的一点一滴开始在我脑海里会聚。那些日子,我们认识了许多纯粹的孩子。有头发蓬蓬的,笑容暖暖的,也有眼神怯怯的,声音细弱的。他们是主角,他们可以主导自己的人生,他们才是我们所做的一切的原点,因为他们接受助学金,接受命运,更加愿意面对明天。

也有一些孩子,不能够面对接下来的压力,还会被偶尔袭来的感伤所击垮,想要逃避,想要把自己藏在某个地方。我们的出现,轻轻地,也告诉他们,我们都一样,因为我们都选择了坚持自己不想放弃的东西,那就是想要“一点点改变”的梦想。

我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走着微爱这条路,始终想弄明白的就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公益,什么才是真的在帮助别人,而不是救赎自己。

这些孩子们里面,对于“姐姐”这个角色出现了很多次。姐姐是始终看着爸爸佝偻的背影、妈妈黑夜里暗自落泪的人,是见过弟弟泥潭里打滚、妹妹羡慕邻家女仔的头绳儿的眼神的人。

姐姐不是没有单纯没有固执,不是不想要无忧无虑的童年,而是,姐姐没有机会。因为她始终看到眼里的是长者的疲累,幼者的无辜。

谁不想成为生命的主角,谁又被命运安排为牺牲者。

可是生活终究不是角色扮演,投入进去了,依然没有退路。就像你喊我一声姐姐,我便只记得,我的亲人啊,我一定要佑你明天。

在这里,什么才是最优秀的教育?只能感叹,我是姐姐,我更是我的命运的主宰者。知识是唯一能够改变他们生活的出路,虽然前途仍是未知数,但是努力,总好过留在“贫穷”身边。

他们是高中生了,不是社会的人们投一个同情的眼光,他们就能满怀感激接受的。况且,更多的人更容易同情巨大的天灾人祸所带来的变故,容易同情弱者,谁会感受得到,被普通而简单的生活不停地打磨着信念和不单纯的童年,是一件多么不易的事。

我们不是去面对一群不谙世事、人小鬼大的小孩子,只是用梦想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我们面前的是小我们只几岁,却在曾经的岁月里一次有一次地问过自己,“这么苦,我们要不要坚持”的年轻而沉重的心。有些挣扎,现在的孩子是不用做的,比如要不要上学,姐姐上学还是弟弟上学;

他们冷冷地,却也能给你一个笑容。你看不见那里面的苦楚,因为你在接近他们原本无人问津的生活。

那么,身为志愿者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感恩,是他们教会我们,原来我们还是可以做些什么的,原来我们还是可以战胜那个矛盾的自己的;我们是不是该反思,这一路,我们微小的力量里,有多少朴素的情怀和冷静的思索。

从此,我们该是步入社会的新一代从业者,我们该知道有个词语叫做CSR,是我们社会良心的铁证。资源和机会的不公,这个社会才存在着种种的不公。不要以为这个世界安稳,因为天灾有了人为的“促进”,早就调整了它的可能性。我们不必愧怍或自责,企业能够选择大学生,不恰恰是我们拥有了感召力,并且即将拥有创造力。而我们面对的是高中生,请不仅更加成熟和坚强的做一个传播者记录者,更是能够用自己影响到他们、以及这个世界更多没有窥探到自己内心的人们的——微爱践行者。

这不是广告:

谢谢你,嘉宝莉。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