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科目反思(一)】语文,从政治与科学的夹缝中脱身

如果政治是语文教学中文学性的一个压迫者的话,科学是另一个。科学追求必然性。历史学与文学则是展示和想象人的可能性。只靠科学知识,是不能胜任社会舞台上的角色扮演的。物理学的问题有唯一解,语言本身蕴藏着对某一问话的若干个绝妙的回应。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刘格花

编者按

教育改革的好坏,直接关涉个体生命的长成,关涉国之元气的培植。大学的通识教育自然重要,但更根本的是中学教育。中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语文考试能否重新以作文为中心?如何开发学生的思维,而非将数学结结实实地捆绑在考试工具箱中?是否需要减弱乃至废除英语必修课?能否增设文理兼顾的科技史课程?应该设置提高学生生活技艺的家政课程吗?现行科目和一切以高考为取向的教法,有诸多需要反思之处。南方周末从本期起,将分五期刊发北京大学郑也夫教授的系列文章,作为一家之言,供读者思考。

当政治化已经内化到语文教师的心中时,政策变了,教材改了,也仍然难以扭转语文课思想政治化的特征。

语文在重要性上应该排在诸科目之首。首先,因为语文的能力与绝大多数公民的工作、生活关系最密切。其次,从筛选人才的维度看,如果考试设计合理,语文考核的是能力,而非死记硬背。历史、地理,在考出能力上难度要比语文大得多。不幸这一最重要的科目也是问题最多的科目。

毫无疑问,政治渗透到古今中外的一切教育中。就社会形态而言,中国没有独立于政治力量的宗教、法律和民间社团;就教育机构而言,当代中国民办教育严重缺乏,故今日中国教育尤其无力抵御政治力量的进入。政治渗透到教育中是全方位的,就具体课程而言,最突出的体现是这里不拟讨论的政治课的设置。在其他课程中,政治渗透最深的应该是历史课程。胡适说:历史从来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解释历史与控制现实密切相关,因而政治渗透到历史课程中容易理解,政治渗入语文教学,意味着政治对教育更全面、更深入的干预。无论就教育整体,还是语文教学本身,都值得做出特殊的思考。

如果批评我们语文课程的政治化是西方人,想来大家不会惊奇,问题是在我们效仿苏联老大哥时,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受到了老大哥的批评:

1953年苏联专家普希金在评议中国小学语文课本中《红领巾》一课的观摩教学时,尖锐地批评了语言和文学因素过少而思想政治教育过多的倾向。他认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