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者说】交响、3D,都是京剧梅葆玖求变

梅葆玖的中国梦:京剧艺术在我父亲那一代辉煌,我们这一代怎么把它继承,继承完了,要根据今天的时代,再把它辉煌。京剧从最初创立时就一直是创新求变的艺术。作为梅派京剧艺术的继承人,梅葆玖也在尝试新的形式。

责任编辑:朱力远 实习生 蔡佳茵 龙健

梅葆玖的中国梦

京剧艺术在我父亲那一代辉煌,我们这一代怎么把它继承,继承完了,要根据今天的时代,再把它辉煌。

京剧从最初创立时就一直是创新求变的艺术。作为梅派京剧艺术的继承人,梅葆玖也在尝试新的形式。

2013年12月8日晚,“纪念梅兰芳首次莅沪演出一百周年展演”在上海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举行,剧场内座无虚席。白发苍苍的戏迷带着年幼的孙辈,眉飞色舞坐在观众席间,还有好几张西方面孔,买了距离舞台最近的位置,煞有介事打起板来。

梅葆玖穿着一身笔挺西装,带着几个徒弟,压轴登场,清唱了父亲梅兰芳的传世之作《贵妃醉酒》片段,五分钟——台下观众大多就是冲着这五分钟而来。唱至高潮,观众席中有人跟着和起来,京剧现场俨然像开起流行歌曲演唱会。

演出结束,那群白发苍苍的戏迷像年轻的追星族一般,身轻如燕,三步两步就爬上了高高的舞台,嘴里喊着“梅先生”,一边就追到台前想和梅葆玖合影。梅葆玖献演的天蟾舞台是梅兰芳1916年第三次到上海演出的地方。它是当时上海最大的京剧场子,楼上、楼下可容三千多观众,梅兰芳在那里连演了45天,十分叫座,仅《嫦娥奔月》就奔了7次,《黛玉葬花》就葬了5次。

1917年,梅兰芳从谭鑫培手中接下“伶界大王”的名号,随后在观众投票评选中名列“四大名旦”之首。他不断创新,改良求变,最终将古老的京剧推至巅峰,走向了世界。

梅葆玖是梅兰芳九子中最小的一个,也只有他一人承继了梅派京剧,“父亲看我长得像他,耳朵、眼睛都像,而且有嗓子,有条件学习,就给我拍了定妆照”。他10岁学艺,13岁登台演出《四郎探母》、《玉堂春》等剧,近70年的舞台生涯,他只做了一件事:唱戏。

“京剧艺术在我父亲那一代辉煌,我们这一代怎么把它继承,继承完了,要根据今天的时代,再把它辉煌。”79岁的梅葆玖微笑着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2011年7月17日,梅葆玖应邀赴长春献艺。 (东方IC/图)

艺术不变不行

梅兰芳成名的时代,京剧在世界都属于前卫艺术。

&ldquo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