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公益以真为本,操弄公众同情心牟利可以休矣丨快评
公众对求助平台本身也要保持警惕与审视。有求助平台把个人求助募捐当成引流工具,利用人性的弱点进行各种商业开发,如做成卖保险的平台,当你为某个重病的人捐了钱之后,可能内心也会比较脆弱,感叹人生无常,此时平台向你推荐一个保险产品,你会不会买呢,会不会给家人送上一份爱与保障呢?媒体曝光过某平台活跃着大量筹款中介,地推扫医院的楼层,搜罗求助人,撰写悲惨故事,精准把握人性弱点,对所筹集的款项收取30%-70%,这是把募捐做成了一门骗人的生意,这是肆意操弄公众的同情心牟利自肥。 -
郭毅:互联网平台企业承载更多的社会创新期待
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社会创新应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共管理有效呼应,在政府行为成本较大,而商业组织又具备优势的一些领域有所作为。 -
政协委员关注人脸识别问题:“过度使用”当严格限制 | 快评
诸多政府部门与商业性平台搜集了大量个人信息,也发生过多起大量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电诈集团是一整条产业链,其最上游环节就是搜集大量个人信息,以实施精准诈骗。更兼现在人工智能发展一日千里,AI换头术已炉火纯青。犯罪分子换上公司领导的头,潜入在线会议,诈骗员工巨额钱财,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 -
国家数据局:能否终结“二十龙治水”?
除了行业本身特点,数据行业发展还存在行政部门垄断和商业平台垄断,“数据不出省”“部门不流通”等数据壁垒导致数据确权难等问题,国家数据局的成立,让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了希望。 -
李佳琦陷“二选一”风波:是否触发反垄断调查值得关切丨快评
从电商平台到头部主播,其实所有互联网平台的打法都在简化,以价格取胜成为趋势,因为现在消费者最关心的就是价格。你头部主播要搞全网最低价,我电商平台凭什么不可以搞比你更低的价格?也就是说,这是一场对“全网最低价”头衔与人设的争夺,诸多电商平台的目标就是把这个头衔与人设夺回来,在广大消费者那里建立“心智占位”。这才是这场对线背后的商业逻辑与实质。 -
阿里巴巴集团:使命驱动,追求商业之上的价值
阿里巴巴从成立伊始便是以解决贸易、信任、物流等社会问题来实现自身业务的发展,同时鼓励通过平台模式凝聚社会力量,来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2021年,阿里巴巴将ESG确立为长期发展战略之一,倡导负责任的科技,并将自身的商业发展,和企业所处社会的可持续未来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探寻商业之上的价值。 -
第三方测评靠商家充值:给钱就夸成一朵花?
从市场规律来看,“第三方测评”把商家当“金主”的模式无法长远,未来只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随着平台规范,要求“第三方测评”将广告内容与真实测评区分,前者必须明示,就如近期短视频平台对“探店达人”做出规范,违规者会被账号降级、下架封号,但这一“半公益+半商业”测评模式能否被消费者接受有待观察。另一种则是随着社会发展,有可能产生一批愿为专业测评内容付费的消费者,进而诞生中国版“消费者报告”。 -
重整旗鼓的小米金融,能实现雷军的金融梦吗?
小米系金融放弃了三张类金融牌照,并剥离了股权众筹业务,重整金融板块架构。 早在6年前,雷军在2017年年会上表示将“聚焦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五大核心战略”。但2018年上市之后,金融业务收入被归入互联网服务板块中,未在小米财报中单独披露。 一番取舍之后,小米系目前直接或间接持有的金融牌照包括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银行、消费金融、保险经纪、商业保理和征信及私募股权。在一众互联网平台对手中,小米系拥有的金融牌照含金量并不低。 供应链金融一直是各家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的竞争热土。如果外拓,除了上述主流金融机构,天星数科还需与同行的平台金融科技公司对手厮杀。 至少证明一点,原小贷业务的不良率较高。与此同时,捷付睿通的MiPay业务存在不普及的问题。 -
360系新旗舰是谁?它的“超级大脑”越界了吗?
360数科为主体的360系金融基本可以实现闭合式运营。而其它合作金融机构则成为360数科提供技术赋能和引流客户的外延合作方。 与微众银行的微粒贷、蚂蚁集团的借呗和抖音金融的放心借等借款平台相比,360借条在客户筛选和客户信息获取方面走得更远。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监管机构设置的过渡期不等于无限期,商业模式如何在规范中跟上监管的步伐,是360数科的当务之急。 -
“字节跳动”摊上大事:尊重用户隐私是基本商业伦理
我的手机摄像头/音频组件/后台程序、实体眼镜店里的安监系统、我的电脑及其屏保程序、QQ、微信、微博,与淘宝、天猫等商家有啥关系?谁授权他们恣意闯入我的生活、获取本人信息?不同平台之间是怎样的商业利益关系?这不是“多大点事”,而是我们被恣意侵犯惯了,已经麻木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