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人造“黄谣”,她追踪半年揪出作恶者竟是身边熟人
“女性的头像、照片、信息在隐秘的角落进行传播、消费,让全体女性处于极度不安全的随时被污名化的恐惧之中,对社会造成的破坏性非常大。” -
同性可以生娃意味着什么?我们是“旧人类”吗?
这不是我们歧视科技突破所产生的“新人类”,而是他们在物种层面淘汰我们,以及我们的道德和伦理体系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日本“科学女性”为何稀少?
“从步入大学的那一刻起,性别歧视已在暗处悄然萌动。走进社会,性别歧视更是明目张胆地大行其道。”日本女性主义学者、东京大学社会学教授上野千鹤子在2019年东京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告诉新生。 -
善待企业家是大智慧
如果赋予某种身份的员工群体某种强制性福利,同时要企业来埋单,那么,具有此种身份的员工兑现这一福利,意味着其用工成本上升、产出效率下降,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企业基于“效率歧视”,会尽量避免使用他们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公务员35岁门槛成企业效仿“借口”,全国政协委员吕国泉呼吁破除大龄歧视
“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一些人不敢轻易结婚,结婚也不敢生孩子,因为他们不知道过了35岁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岗位等着他们。” “互联网这种很年轻的行业认为劳动者过了35岁,知识相对老化,为了保持竞争力会选择淘汰掉他们。但从工会视角看,企业这种做法是片面、短视的。” “一些机关单位不录取超过35岁的人,也会导致企业效仿。现在有些省份将部分公务员岗位的年龄延伸到40岁,这是一个很好的社会信号。” -
女子造谣邻居为生儿子连生七女:法律严惩不应有“性别偏好”丨快评
男女差异是一个实然而非应然的事实判断,不应上升到价值判断乃至反向歧视。正视乃至尊重男女天然的生理差异与角色分工,与男女权利平等并不矛盾:比如女性并不适宜急难险重的重体力活,不必承担只有男性才更合适的社会角色;女性更擅长教育、护理、语言等领域,因此也会在这些领域拥有更多的职业机会。“反串黑”“偏向性执法”“自认弱势群体呼叫特权”并非男女权利平等之道,而是固化性别对立、堵死真正权利平等的取乱之由。 -
“香港乐坛教父”顾嘉煇去世,谱写不朽香江名句
“此曲面世之后,香港人不再歧视粤语歌曲。接着下来,一连串作品涌现,香港音乐找到了自己的独特声音。粤语流行曲的歌词名句,变成口头禅,溶入了港人生活。” -
“备胎”王子哈里:谎言,阴谋和纪录片
在英国温莎王室史上,出现过一连串逆子——有“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行为乖张叛逆的玛格丽特公主,常年和已婚妇女有染、由此把妻子逼上双重绝路的查尔斯王子即如今的查尔斯三世。 如今,王室又有了新一代“逆子”——哈里王子,和他带有非裔血统的美国演员妻子梅根。 自2021年3月起,这对出走北美的公爵夫妇借助一系列“爆料”和“揭秘”——访谈、纪录片和即将面世出版的个人传记,以当下最敏感的种族歧视等文化政治议题为大旗,再度摇晃这个古老王室。 -
美国“重返非洲”:从歧视、冷落到“全情投入”
“大多数非洲国家拒绝附和西方谴责和制裁俄罗斯,这让美国重新看到了非洲的能量。” -
“双非文科女”是毕业即失业的原罪吗?
如何突破“双非文科女”的歧视,我认为要将“双非”“文科”“女”这几个词语逐个击破。 -
Emoji都能用来翻译书了,或许哪天我们可以不用说话了?
其实,Emoji并非只是我们日常聊天的调味剂,现在它还在法律、音乐、出版等领域大展身手,但所谓“人红是非多”,就连Emoji也曾陷入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的风波中。 “知道”(nz_zhidao)为你深扒Emoji表情包的前世今生。 -
陪产、带娃、拒绝家暴,“男德班”能否养成好男人?
“学完不敢在别人面前说,有屈辱感。”网友建议“男德班”改名,组织者拒绝了:“如果实打实叫‘好伴侣好父亲:男性成长工作坊’,你会来报名吗?” 《全参与型好男人团辅手册》从“挑战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到“拒绝家庭暴力”,再到“陪她进产房”“婴幼儿护理”,希望全方位唤醒和规范男性的行为。 “男德班”不是家庭关系、育儿技术培训。一个不能时刻保持高度的社会性别敏感的男人,可能在家庭中承担责任,却在职场中性骚扰、歧视女性。 (本文首发于2022年11月3日《南方周末》) -
职场多元化,治疗的是什么?
缺乏多元化文化,傲慢和偏见则杂草丛生。容易滋生歧视的领域,都是多元化培训需要关注的地方。 -
怕被误会种族歧视,美国声明已停用一邮局
-
两部门发文坚决打击对新冠康复者就业歧视
-
居家隔离戴电子手环?“数字化”防疫惹争议
防疫场景下,佩戴电子手环带来的限制与歧视更多,还是安全与便捷管理更多,就像一只天平的两端反复拉扯。 “目前通过智能手环进行体温监测的技术已比较成熟,利用红外传感器+芯片+算法即可实现,但是精度还无法达到医疗级,存在一定的误差。” 防疫用的智能穿戴设备除需要做3C认证、电信入网许可证以外,还需要办理二类医疗器械许可,相关资质办理下来最快需要4-6个月。 -
国常会:严禁在就业上歧视新冠康复者
-
凝聚“知食”力量,为儿童构建健康食物环境
“民以食为天”,这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充足的营养能够为下一代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稳固基石。据研究,中国6至17岁儿童超重肥胖率已跃升至接近19%,而超重肥胖儿童可能面临认知、行为和情绪方面的困难,还可能受到歧视、难以融入社会、感到抑郁,学业也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儿童超重肥胖风险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人们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食物环境的影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需要儿童与家长用“知食”抵御环境影响,还需要政府机构、食品企业、营销机构、社区、学校和家庭共担责任,推动食物环境的改变,将儿童的需求置于首位,保障儿童获得营养食品和健康未来的权利。 -
马斯克拟开放推特算法源代码,会改变社交平台游戏规则吗?
Musk宣称有意开放Twitter算法的原始代码,并指出“开放算法原始码能够增加互信”,不但可以让人们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也能让歧视或仇恨言论的制造者曝光。不搞暗箱操作,不搞算法操控,一切公开透明,如果真能做到,确是新的玩法。 -
殡葬课上的00后:“早早见识过生死,更懂得珍惜机会”
“这些繁琐步骤的目的,是通过专业人员的努力来营造一种仪式感,甚至是一种肃穆的气氛,让生者明明白白,这是最后的告别。” 他见过一块雕刻成心形的玉石材质墓碑。心形墓碑左白右黑,中间镂空部分镶嵌着一个年轻女孩的照片,墓志铭只有八个字,白玉上书“来世再约”,黑玉镌刻“宝贝等我”。 他已经整整12年未获提拔,参加葬礼时正在最低谷。看完火化,他明白生前的荣耀不过化作一捧骨灰。他开始修复人际关系,“原来活着的每一个人都那么可爱”。 “外界的误解已经从歧视变成误认为这是个暴利行业。其实有些人可以一辈子不用接触遗体。这是一份中等收入工作,神圣,但也琐碎。” (本文首发于2022年3月31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