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润“翻车”后左支右绌:“商业战略大师”到底是门什么生意?
“商业咨询师”“商业战略大师”的行为模式更接近其他做流量生意的“网红”,而不是传统商业咨询机构。他们和所有网红一样,维护人设和流量基本盘永远是最高优先级。传统商业咨询机构既没有这样的“流量压力”,也不存在搪塞、糊弄的空间——客户都是内行,不好糊弄。即使糊弄一时,最终绩效出问题也是枉然。 -
“淄博烧烤”已退烧但未凉,转型旅游城市是“艰难第二步”
“烧烤店转让的情况确实有。”一位房产中介表示,烧烤店转让的业务从零星出现,渐渐变得多起来,不乏繁华地段,店家多数希望一次性付清。 “现在的客流量刚刚好,‘五一’的时候太累了,受不了。”一家博山菜馆老板张建开始选择“适当躺平”,控制每天的接待人数,给员工喘息的时间。 苏英已经从自己摆摊卖书法扇子,到专门向三家门店批发供货。当中一家仍然在经营本地服饰生意,另外两家店已转型,专门针对游客卖起旅游纪念品。 海量流量能否支撑淄博完成热门旅游目的地的转变还是未知数。“这是第二步,要做的事情更为艰难。” -
年轻人迷上的旧东西,到底是电子古董还是电子废品?
怀旧不仅成为娱乐圈的流量密码,也成为了消费社会里的符号,成为明码标价的商品,人们心甘情愿为情怀掏钱,怀旧商品化的泛滥因此势不可挡,资本的生意经早已安排得明明白白。 -
魔幻的流量生意:出狱后年入百万,“江湖大哥”变带货网红
围绕“山洞酿酒人”的虚假故事,让来往于此的网红不断,博主们继续编织谎言,收割流量与人心。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女大学生摆摊被同行打砸”?“有视频无真相”的流量生意何时休丨快评
现在的互联网,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标签”的世界。有些标签,已经成为“流量密码”“财富密码”。很多本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一旦被贴上特定的标签,就会立即成为“爆款”。在标签化的世界,许多网民往往并不关心事实的真相和是非曲直,而是以自己的情绪来发言。 -
警惕煽动“性别对立”的流量生意大行其道,贩卖的仇恨让社会受害
互联网时代,极端主义和乌托邦诱惑都是一门好生意,贩卖的是仇恨,煽动的是情绪,都转化成了流量收益。 -
3亿用户,4300万博主:小红书上的“种草”生意
“双十一”期间,一位50万粉的博主接到的商单总额达六位数,“如果这段时间都接不到单,说明这个人可以转行了。” 2020年起,在品牌向博主们支付的合作费中,小红书要抽走10%作为平台服务费,从“种草”生意中分一杯羹。 在小红书上,以“流量密码”为关键词搜索,有2万篇以上的笔记。一位博主总结成功模式,“模仿热点,而不是创造热点。” (本文首发于2021年11月18日《南方周末》) -
互联互通后将如何改变网络生态?流量生意的玩法将改变
互联互通会形成一个非常复杂多变的局面,未来会怎么演化,现在没有人能确定地断言。唯一能肯定的是,互联互通会对当下的互联网竞争格局产生较大的影响,整个中国互联网将会成为一个大的流量池,竞争将更加激烈。 -
“水果连锁第一股”百果园:死磕社区团购
“百果园想从纯粹的水果品类,往生鲜蔬菜的品类发展,这个难度会更高。” 零售本质上是两个生意,一端叫抢流量,一端叫供应链。从长期竞争的结果来看,大多数零售业的内核竞争力往往还是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