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院案例库与裁判文书网各司其职:应守护司法公开成果 | 快评
司法公开是法律的要求。根据宪法和法律,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而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都规定,无论是公开还是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要公开宣判;民事、行政诉讼法还专门规定,除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外,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 -
“并案处理”应被精细化对待丨法眼
从整体上看,我国并案处理在缺乏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同时,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又存在层级较低、规定过于笼统等缺陷,致使司法实践中该制度不仅权威性不足,可操作性也不强,这就难免会影响到并案处理后当事人的权益、对程序的选择以及办案的质量和时长等。 应该让并案处理更侧重于当事人权利的保障,对巨型案件需要合理拆分,对办案期限进行严格约束,并且要给予当事人更多程序选择的空间。 (本文首发于2023年11月30日《南方周末》) -
二十大后首名省委原书记落马,一副部级“老虎”案情通报措辞罕见丨时政周报
一周时政新闻回顾(2023年8月26日-9月1日) “两院”公布院士有效候选人名单,共1238人,最终不超过169人入选。 民事诉讼法完成修改,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徐守本任国务院副秘书长,胡凯红任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 浙江杭州推首批500套“青荷驿站”,供求职青年短期免费住。 -
我国民事诉讼法完成修改,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
南周对话安徽省检察院检察长陈武:合规改革有利于涉案企业“活下来”
企业合规本质上属于“司法康复”,通过综合运用司法政策、创新司法手段,让“带病”企业通过合规建设,实现“司法康复” “企业更生”。 检察公益诉讼领域存在立法分散、供给不足、层级不高等问题,逐渐成为影响该项制度可持续性发展及治理效能发挥的掣肘。当前公益诉专门立法的优先选择是应先行制定一部“检察公益诉讼法”。 -
诉讼法修改,宜考虑法院利益冲突、实质保障当事人再审诉权
(本文首发于2023年1月5日《南方周末》) -
挑战大厂:一位副教授和00后的法学实践
取证,往往是互联网领域案件中最关键的。证据一旦被删除,诉讼也就无从开始。但如何取证,民事诉讼法课程里的答案是,要满足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而在实际诉讼中,如何让对方认可,“书上没有答案”。 (本文首发于2022年6月30日《南方周末》) -
刑案中,应允许被害人律师更早介入丨法眼
律师在刑事案件中因委托人的不同而具有不同身份,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时为辩护人,接受被害人委托时为诉讼代理人。 中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没有赋予被害人在侦查阶段委托律师的权利。相比之下,犯罪嫌疑人在侦查期间就能获得法律帮助。 (本文首发于2022年6月9日《南方周末》) -
快评 | 把律师赶出法庭?法官不是法庭的国王
为了维护法庭的尊严,法律赋予了法官在法庭上极大的权威。但是,法官并不是可以在法庭上唯我独尊的国王,法官也必须受诉讼法和法庭规则的约束,必须做到居中裁判,而不是偏向诉讼中的一方。 -
关于“唐雪正当防卫一案”的情况通报
2019年12月30日,永胜县人民检察院对该案撤回起诉,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于同日对唐雪作出不起诉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