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执于见】从一日三餐出发

民以食为天,什么都可以塌下来,食这个天决不能塌下来。像“文革”那种局面就是极端的反面案例,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文革”不是别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很简单,就是天要塌了。邓小平的英明,在于女娲补天,补的就是“民以食为天”。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贺风玲

什么都可以塌下来,食这个天决不能塌下来

老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与以神为天的社会不同,非常注重当下、现实、在场,注重一日三餐。“一日三餐”有着天的地位,一日三餐稳固、安全了,天就塌不下来。而通过一日三餐,人又能抵达形而上的“味道”。饕餮与知味在中国都是从一日三餐出发,但一个在形而下,一个在形而上。天人合一,从一日三餐的天出发,可以抵达人的精神世界之味。

味这个词,在中国不仅是一个厨房概念,也是一个哲学概念(从哲学的广义上说)。可以说,中国之形而上,中国之道,讲究的是体味,而不长于冥思、空想、虚构。体味,词典解释说:体味道的哲理,体察道理。没有体,味就不存在。体是天,味是人。天人合一,才有味,才可以味“道”。否则要么是面包,要么是冥思。味道,味关乎道,关乎天,这是一种中国深刻处。《列子·天瑞篇》说&ldq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