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火烹油,GPT-4将接入Office全家桶
-
日均新增12家门店,年销售额两位数增长:美宜佳如何成为“便利店之王”?
截至2021年,美宜佳的门店数仅次于中石化旗下的易捷,超过第3至第10名的总和。 张国衡表示,美宜佳希望覆盖一线到六线的城市,覆盖整个乡村。“是不是胃口有点大?这就是美宜佳的选择。”目前相当于每10个乡镇就有1家美宜佳。 自2016年起,美宜佳的销售收入同比每年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美宜佳的盈利水平在全国同行中也是罕见的。”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东风系汽车大甩卖,只是一个开始
“有的雪铁龙4S店,店里员工不够用,连保洁阿姨都去开单了。” 销量下滑的压力下,大幅降价去库存,是传统车企不得不做的事。 -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建议政府牵头成立专利诉讼专项基金
如今,大部分国家都希望制造业回归,在本国生产更多产品,对国外进口产品形成的关税壁垒很难再降低。未来,中国制造业要从输出产品转变为输出工业能力。 过去几年,中国科技制造业的全球化经验面临着专利壁垒。建议政府牵头设立技术专利诉讼专项基金,对事关整个产业发展的技术专利诉讼提供支持。 -
“地产二代”正式接棒 杨惠妍接替杨国强任职碧桂园主席
-
家乐福在中国,十年称霸,十年踉跄
从2022年8月开始,他们就再也没有收到结款。“深圳、东莞、海南等地,供应商都出现了相同的情况,能欠的都欠着。” 家乐福的一大转折,是家乐福集团的最大股东2003年飞机失事,此后它几乎成为了资本手中的棋子。 “大卖场的灵魂,就是生鲜。灵魂都没有了,苏宁收购的不过是一个大而全的空壳。” (本文首发于2023年2月23日《南方周末》) -
河南商丘公交停运,市政府工作组已进驻
-
中创新航又一专利权纠纷败诉,被判赔偿宁德时代3580万元
-
老牌国货公司隆力奇人去楼空
-
收购美凯龙,半年斥资600亿拿地:新闽系黑马建发钱从哪来?
坐厦航的飞机,住悦华的酒店,买建发的房产,在不少厦门人心中,建发集团的业务贯穿衣食住行。 从融资成本来看,建发股份房地产子公司2021年、2022年上半年整体平均融资成本分别为4.5%-5.0%、4.0%-5.0%,处于行业低位。 一位员工说,以为国企工作比较轻松才去了建发,结果发现“建发简直就是国企中的碧桂园”。 (本文首发于2023年2月16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