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说明了什么丨快评
读大学有巨大的机会成本:四年的学费与生活费及放弃的工作收入。读不读大学,读什么专业,取决于你想从大学获得什么,及你所读的大学能否满足你。你要的是什么,一张烫金的文凭,一个光鲜的专业名称,一段炫目的人生经历,还是为你从事一生的事业积累专业知识与专业才能?读职校也一样,同样有不菲的机会成本,但师资与培训能让你习得一技之长吗?蓝领白领、劳力劳心,你到底适合什么?什么才能带给你最大的自在与安乐? -
南京公交限速过低引争议,安全与效率不能光顾一头丨快评
一刀切对路口限极低的速度,一是“少数人生病,所有人吃药”,二是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衍生出其他的问题,对其他交通参与者带来了困扰。 -
人口负增长时代即将到来,如何做好心理与观念上的准备?丨快评
与人口负增长长期共生首先意味着人工与人工占比高的商品相对于其他商品会越来越贵;人力资产相对于其他资产会越来越贵。 -
多地景区发生游客坠亡事件:应对高风险项目提供系统安全保障丨快评
(本文首发于2022年8月4日《南方周末》) -
城中村高电价引关注,禁止加价能降低房客租房开支吗?丨快评
一方面,城中村租客的用电成本要高于电网公司公布电价,另一方面,确实不少房东把电费加价当做增收的手段。禁止电费加价确有必要,这涉及消费者明白消费的权利。但是指望以此来减少租房成本,恐怕是很难的。 -
养狗法规生效12年后开出首张罚单:对侵权行为当执法到位丨快评
随着民众养狗越来越多,狗与人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多。狗咬伤、撞伤人,狗吠扰民,狗粪污染环境,遗弃犬只威胁行人等层出不穷。狗与人之间在公私空间上的冲突,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归根到底是养狗人对狗的管束不力,对别人或在公共空间的侵权行为,是人的问题。 -
工作在长三角落户南京?积分入户同城化累计互认加剧区域间人才竞争丨快评
在这一区域内,南京前有上海、苏州、杭州,后又有宁波、无锡、合肥等紧跟。2021年年末南京市常住人口为942.34万人,同比增加10.37万人,增幅为1.11%。南京市政府在对上述办法的解读中提到,相关举措“有利于稳步推进我市城镇化进程和实现常住人口破千万城市的目标”。 -
中国移动飞信落幕,一手好牌为何打得稀烂?丨快评
飞信没有抓住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迅速发展的机遇。更快更便宜的移动网络,更强大的手机终端,功能更强大的应用软件,让手机短信迅速被移动IM应用取代,飞信的优势也荡然无存。 -
见义勇为一年后被认定正当防卫,应让正义不再迟到丨快评
正当防卫案件应该从警方立案阶段就严格依法认定,如果警方实在不能确定,可以让检察院早期介入。如果到了审查起诉甚至审判阶段才认定,那已经对正当防卫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即使正义最终到来,迟到的正义,也是打了折扣的正义,全社会都应该努力不让正义迟到。 -
“断卡行动”不应层层加码,阻碍正当使用银行服务丨快评
银行自行认定客户的交易“涉嫌非法”,并要求客户提供资料来自证清白,否则就冻结客户账户、限制客户资金转出,超出了其作为金融服务提供者的权限,涉嫌侵犯客户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