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码】谁来拍“舌尖上的馕”

因为同族群的缘由,当地邀请了著名蒙古族歌唱家腾格尔,但非常遗憾,因为档期的缘故,腾格尔未能到现场一展歌喉。这给当地同族群的朋友留下了不小的遗憾,很多当地族群都在私下议论:同族群的巴郎子,是不是有钱了、出名了就看不起咱?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程胜涛

自觉借助文化的力量去增进各个族群之间的交流

在新疆援建几年,对馕的兴趣一直不减。回到内地,一有空,我就去查找关于馕的文字记录。但很遗憾,在蔡澜、逯耀东、赵珩等饮食大家的笔下,很少关于西北这种大宗食品的风雅文字。而纪录片,也只有一部韩国摄制的《面食之旅》,涉及了馕,却并没有着意于汉、维饮食文化的交流、交往与交融。季羡林先生的名著《糖史》,用一个老百姓天天都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食品,勾连了古印度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与消长。我想,馕这一食品在中原如何演变成烧饼、炕饼等一系列面点小食,它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亚文化与中原文明交流中的作用也一定不容小觑。有维吾尔族朋友在跟我探讨时就说,如果有机会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他一定会建议选择馕来表现新疆与内地饮食文化的源流与变迁。

这当然只是一个私人的兴趣,但在不少援疆人士眼里,通过这么一个在新疆天天都能够接触到的食品,去挖掘背后文化融疆的意义,去积累新疆各民族和内地的文化认同、族群情感、价值归属可能功莫大焉。

援疆三年,亲身经历的文化融疆例证不少。在我所援建的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某县,那一年正好迎来纪念察哈尔西迁戍边250周年的庆典。因为同族群的缘由,当地邀请了著名蒙古族歌唱家腾格尔,但非常遗憾,因为档期的缘故,腾格尔未能到现场一展歌喉。这给当地同族群的朋友留下了不小的遗憾,很多当地族群都在私下议论:同族群的巴郎子,是不是有钱了、出名了就看不起咱?这已经显示了血浓于水、有别于异类的期待与责怪,让我印象深刻。而作为知名的汉族歌星姜育恒的到来,各个族群显示了莫大的兴趣,包括维吾尔的同事,都在问,“有没有票,留我一张!”我在组织策划援建与被援建方两地文化建设——“清风墨韵润汉博:武汉博乐廉洁文化交流展”——的过程中,也深刻感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参与文化交流的热情。一位维吾尔族的纪委副书记吐尔逊江·努尔买买提在作品布展的过程中提议,重点推出一些在当地比较有名的少数民族书画家;一位蒙古族的监察局副局长科孟克·巴依尔,为了一幅展品的创作,寻遍了他的同族群老乡,专门告诉我怎样将一根红柳刮削成创作蒙古族书法的硬笔;而哈萨克族的纪委书记吐尔逊江,在展览开幕的前一天,专门送来他精心为展览创作的哈萨克文书法作品。这些,都是后来在展览中出现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文字书法作品的由来,让内地专程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士大开眼界,也在当地引起不小的反响——全部作品被整体收藏给了援建的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很多优秀作品还被挑选出来镌刻在美丽的夏尔西里。一个廉洁文化的专题展在策划、组织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被赋予了民族团结的深意。

无独有偶,海峡对岸的马英九、朱立伦及其选战团队,在拉近与当地族群距离的举措中经常运用文化牌,用客家话参与辩论赛,用闽南话背唐诗。能用当地母语直接和选民沟通,甚至在议会中全程以母语答词成为政治人物与当地族群交流、交往、交融屡试不爽的工具。“高捧三杯(蒙古族献给远方来的客人一般是三杯酒,一杯敬天、一杯敬地、一杯敬客人)远迎意,哈达绸舞伴铜琶”,新一批援疆的干部和人才又要进疆了,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自觉借助文化的力量去增进各个族群之间的交流,就像深情厚谊的的蒙古族朋友进献给我们的奶茶一样,散发着酽酽的浓香。

(作者为新疆博乐市委常委)

网络编辑:金幼文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