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
科技金融深调研
-
保险业前三季被罚2.9亿元,发朋友圈误导销售亦被罚|金融合规榜
前三季度,保险业合计被罚2.88亿元,同比上升近5%。但在监管高压之下,保险业合规度整体向好。 健康险和农业险等非主流险种受监管机构关注程度逐渐上升。其中,国元农险安徽分公司的罚单首次位列十大罚单。 第三季度,监管机构对于销售误导行为处罚力度加大。平安人寿深圳分公司、英大泰和人寿吉林分公司和泰康养老吉林分公司等因销售误导行为而被处罚。 -
储户存款不翼而飞案告破,齐商银行合规度怎么样?
从罚没金额维度观察,齐商银行的年内机构被罚没金额远超城商行机构被罚没金额均值水平。 在11张罚单中,6张罚单指向资产质量。 不良贷款率较高。尽管采取低拨备率策略,净利增幅仍仅1.61%。 -
“五篇大文章”恰满周年,2024年“金标杆”揭榜在即
银行业测评机构由2023年的20家系统性重要银行扩容至43家;保险业测评机构从2023年的9家保险公司扩容至保费收入规模位居行业前列且信息披露度相对完善的35家险企。 这是当下中国主流传媒率先推出的以全面反映银行保险机构践行“五篇大文章”质效作为主要评价导向的榜单体系。 公募基金损益榜测评对象为经历2017年10月30日至2024年10月30日的全市场四类主流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主动债券型、混合型和主动QDII型基金,涉及约6500只基金及其所属约170个基金管理人。 “牧羊犬—中国金融业合规云平台”已是目前国内金融合规大数据领域信源覆盖最广、采集准确率最高、数据分析功能最领先的平台产品之一。 -
31万亿元保险资金,入市增量空间有多大?
纵向研究保险资金近10年配置情况发现,固定收益类资产一直是保险资金的重仓配置。但2024年险资入市增量资金高达三千多亿。 理论数值尚有4万亿元增量入市空间,但受制于多重因素,实操中难以企及这一上限。 受限于绩效考核机制、会计核算和偿付能力等等诸多因素,内地保险资金在权益投资方面还面临技术性障碍,难以实现“长钱长投”。 香港险资投资配置灵活度更高,配置资产范围更广。 -
券商合规几宗罪:代持、私分绩效、委托无资质方揽客、控制客户交易|金融合规月榜
薪酬管理制度不健全成为当月最大案由,更有券商员工私下二次分配协同业务绩效奖励。 券商委托无资质第三方揽客和销售返佣现象严重。通过线上网页亲身实测更发现,目前仍有大量无资质的第三方与券商或证券从业人员合作进行开户导流活动。 债券代持往往与自融等一系列违规同时出现,严重干扰市场秩序。 -
科技金融“深圳模式”:解开从“死亡之谷”到“达尔文海”的密码
深圳科技金融创新更聚焦初创期和高成长期的科技企业,一年之内首创两款专属科技金融产品。 “科技初创通”通过深度挖掘海量数据,为“死亡之谷”的初创型企业精准画像,打通融资“最初一公里”。 “腾飞贷”则将银行从传统的“看抵押、看担保”转变成“看未来、看成长、看技术”,并通过法律文书约定银行分享企业未来的成果。 -
科技金融“苏州模式”:一根指挥棒倒逼金融业
在科技信贷的底层业务逻辑上,仍然是“银行选择企业”的传统信贷审核模式。 科技发榜、银行揭榜、揭榜即贷。这倒逼银行在内部信贷审批体系上创新。 相对于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的创新难度更大、相关研发能力比较弱。“保研发”仍是探索阶段。 -
麦肯锡周宁人:“不能大行去干小行的事,小行去做它做不了的事”
无论国外银行还是中国的银行,其实都面临估值陷阱,整个银行业估值水平在所有行业当中最低。这表明整个银行业面临内在商业模式层面的挑战。 这逼迫银行重新思考财富管理业务是产品销售导向还是客户价值创造导向。因为过去的中收是卖产品式的,卖一笔提一笔佣金。而国外的财富管理的业务考核基于对客户的资产回报率。 在现有框架内肯定难以突破,科技金融需要创新能力和机制推动。 -
超预期的货币政策燃爆股市,“对于经济基本面要保持冷静”
9·24金融新政,尤其是两项针对资本市场的创设工具,中央政治局透露的不寻常的积极信号,点燃了A股投资者的热情。 作为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另一大支柱财政政策应该如何发力?区别于以往对投资拉动增长的观点,多位经济学家均认为消费应成为财政政策更为看重的发力点。 在股市大涨的时候,对于经济基本面的各方面需要保持冷静。资本市场还有一系列问题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