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塔可夫斯基才相信伟大的电影艺术真的存在丨对话电影学者王垚
大家爱老塔,这是特别典型的移情:在苏联体系下面能拍成这样?老塔电影是艺术啊。他(经历)那么多磨难,是一个理想人格的投射。 我们评价导演的标准里,首先视听得很厉害,能表达你的主题;然后你的主题得足够高级,或者你有一个特别新的角度,能开掘出来前人没有写到的。老塔这些方面都具备。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琴人》杨岚:抚弦十九年
疫情居家,不再四处云游,弹琴、斫琴、读书、写作,偶有学生上门学琴,他的生活状态愈发简单。 听着弹着,古琴开始在他的世界里变得立体,也治愈了他的“幽忧之疾”。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9日《南方周末》) -
八旬翻译家杨武能:“自满自足,就是我最大的敌人”
“大家把我比作傅雷,我感到很荣幸。但我要说,我不是傅雷,也成不了傅雷,我是巴蜀译翁,我要超过傅雷。” 歌德几乎成了杨武能人生的重要参照系,他一以贯之的翻译信条是,只译经典,歌德是中心的中心。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9日《南方周末》) -
不经思考的力量丨塔可夫斯基诞辰90周年
“我在我的片子里总可以讲一点纯属自己的东西,讲一点似乎是记得的,又似乎是想象出来的东西吧……这该不能算是狂妄吧?” “不,安德烈,这不能算是狂妄。艺术永远是个人的。”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特立独行的富翁伯格鲁恩
伯格鲁恩是罕有动物——一个重视知识、思辩与认真思考的有钱人。哲学家伯克说,出钱相助是富人向天才致敬的方式。伯克的天才论在今天已经过时,倒不如说出钱相助使知识更普及,是富人对社会的责任。 -
李泽厚与三民书局的版权官司始末
事后我想,李泽厚和刘振强最后对簿公堂,其实是两个老先生性格较量的结果。一个倔强,一个孤傲。我认为李泽厚作为极其清醒理智的学者,不可能预见不到今天的结果。 -
中森明菜出道四十年:昭和第一歌姬为爱痴狂
40年过去了,如今在互联网世界,中森明菜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熟知且喜爱,但同时她也因坎坷的感情经历,被贴上“最惨天后”、“爱上渣男毁一生”的标签。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为什么坦克看起来越来越没用?
这次俄乌武装冲突中坦克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不仅应对各种先进的反坦克武器束手无策,甚至连乌克兰军队的轮式战车都能在城市作战中以侧后方偷袭方式将它摧毁。这样的拙劣表现,让人们不得不怀疑这款曾经的战场王者很可能已经无法应对未来战争。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58岁油漆工上中国美院研修班:一个“心还未老”的励志故事
潘建华向妻子隐瞒了学画的开支,“一年学费两万五,我就跟老婆说是一万。怕她发现嘛,又是麻烦了,要吵架了。”过了一两个月,妻子发现被骗,撕了他许多画。 黄建时对此有些忧心忡忡,“他走得太快了,基础没打好。也有负面的声音,现在网红了,画的水平,懂的人看得懂了,但水平毕竟挺一般的。” 2021年11月,潘建华卖出了人生中第一幅画,赚了3800元。他希望在画技成熟的时候,开一个个人画展。“这个事情还可以,心还不老。” -
纪念百岁秦怡:我总归都是原谅的呀
家人、好友对秦怡的评价都是“电影疯子”。电影滋养了她的童年,陪她度过了青春,也帮她顶住人生的艰辛时刻。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