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周末社会新闻部招聘启事
-
05:10
“营造女友感”:追地下偶像的男人
地下偶像,源于日本的文化现象,是指以本地演出为核心,没有通过经纪公司出道的艺人或团体。2023年,在近年练习生选秀出道现象被整治的背景之下,这一群体市场异常火爆。是谁在追地下偶像?又是为何会热衷于此?这是“地下偶像”报道的粉丝篇,偶像篇详见《“我想当大明星”:地下偶像疯狂在2023年》。 -
07:38
“我想当大明星”:地下偶像疯狂在2023年
地下偶像,源于日本的文化现象,是指以本地演出为核心,没有通过经纪公司出道的艺人或团体。2023年,在近年练习生选秀出道现象被整治的背景之下,这一群体市场异常火爆。杨淳是“失格NPC”团体队长,她期盼2023年能当大明星。这是“地下偶像”报道的偶像篇,粉丝篇详见《“营造女友感”:追地下偶像的男人》。 -
酒体设计师:与酒共舞的人
成都是他的机遇之城。简何曾作为主研人员参与两项研究,它们在成都结果,通过了省级科技转化成果评审。 -
共享菜园主理人:带领都市中产感受农田
认领土地的人越来越多,杨闯世有一种回到年幼时农村的感觉。大家彼此帮忙干活,有时带些老家特产分享,有时也邀约一道野炊。 -
社区营造师:“我们在链接中产生价值”
“如果在基层治理中,我们让人与人产生了价值认同,凝结成一些力量的时候,他们是可以帮助到其它地方的人,这个善会不断地扩大和发光。” -
360万种改造成都的方式
成都正在成为“志愿之城”的典范城市。魏娜觉得,这是一种“微光成聚的过程”:“分开看都是小小的、很微观的,但是合在一起就是在致力于城市的治理和城市的幸福。” 在“文明兴蓉”平台上,志愿者们可以通过积分兑换相应权益。刘奕将其戏称为志愿服务方向的“淘宝”,有些社区也会上传激励物品。 成都人骨子里带有很强的公益情怀:“发生地震的2008年,实际上也可以称为成都志愿服务的元年。” 这样的微观治理发生在城市各个角落。外卖骑手在街头巷尾穿行,送餐途中亦在积极上传社会治理线索。发现共享单车乱放问题,将其规整好,就相当于获得两条线索的积分。 -
“蓉漂之后,再无漂泊”:年轻人与成都的双向奔赴
“在兴隆湖边走一圈,抬头就能遇到博士。”实验室里,摆满了刘宏艳团队的科技转化成果,这位内蒙古人已经在成都买房定居。 网友发帖询问:明天成都难得天晴,有没有人一起去高楼上看雪山?第二天天不亮,已有不少人在楼顶搓手等待。 王淼淼好奇强盛的生命力从何诞生,分享者们以各自的方式回应着她的疑问。丰富的公共生活,为年轻人提供了共鸣的机会。 -
一座湖南县城“利剑出鞘”:近八百公职人员进退公租房
4个公租房小区,排查出入住公职人员近八百户。“不要把过去的惯例替代现在的规章制度,绝不能与民争利。” “只要参与摇号,都能分到房子。”多名公职人员称,此前涟源公租房空置较多,申请条件宽松,并非违规入住。 “在我们涟源有一个思想:政府把(公租)房子给我,代表这个房子就是我的了。”有人转卖公租房,或花重金装修。 -
“中国人口第一县”两年关停95所幼儿园, 并非只因人口减少
临泉多位已关停的民办幼儿园创办人表示,关停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当地公办园的冲击,“他们的环境更好,收费更便宜”。而他们未获政策支持,生存空间变窄。 当地一名官员称:“人口减少带来的影响目前仅是初见端倪,不是(民办园关停)根本原因。” 南方周末记者查阅当地政府公开数据发现,临泉县自2019年以来,民办幼儿园数量逐年减少,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出现断崖式下跌,分别减少45所、50所。 “本地的民办幼儿园大都在民房里,自己家盖的房子,有个小院当操场,没啥东西。”一名家长认为,“基本上是市场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