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无前例”的统计督察,多名厅局级干部因造假被处理
国家统计局近期点名曝光了近三年执法检查中发现的8起违法案例,涉及6省15县。其中5起案件受处理的责任人涉及厅局级干部,7起涉及县处级干部。 国家统计局:“有的县领导要求被查单位自行承担责任,不得指认县委县政府。” 督察组指出,“个别地方依然印发违反统计法精神的文件”。国家统计局执法监督局相关人士解释,这类文件主要是违反了独立统计的原则,比如在考核文件中,把统计部门作为完成某些经济指标和位次的责任单位。 -
一个长三角小城的引才经:免费食宿加补贴招五千实习生
“缺人,特别是研发岗的技术人员。”南浔区数家企业的人力都向南方周末记者表达了目前招聘的困境。 00后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也都还算过得去,不着急赚钱养家,家长们也不舍得让孩子吃苦。王丛民观察到,“慢就业”“懒就业”的现象也愈发明显。 一位大二学生解释自己来实习的初衷,工科生本科阶段少有锻炼机会,而自己暑期回山东老家也没什么事,刚好看到南浔项目,就打算来体验一个月。 -
在“办不成事”窗口办事
一对老夫妇拿着一张手写的结婚证来了。他们希望能把手写的结婚证换成新版结婚证,但办事大厅没有婚姻登记窗口,夫妻俩就到“办不成事”窗口反映了这个问题。 孝南区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于是提出,增设一个“办不成事”窗口,给没有办成事的群众一个“吐槽”的地方:“对群众来说,在常规窗口办理业务受阻后有个诉求通道,是这个窗口存在的价值。” “有的改革政策要求缩短审批时间,办事人是不是真的享受到这一改革成效了?有些政策要求审批时间是5天,办事人花了6天,具体原因是什么?” -
江苏一地评选体制内“躺平者”:早有先例,属负面激励机制
残联人少,每个人都“忙得不得了”,张伟在表格上填了“没有”。调查人员统计了投票以后,最终,该单位没有评出“躺平者”。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也曾公开评选“躺平者”。景宁县发改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因主要领导调整,该县目前只评选了一期“躺平者”。 “如果一个人的工作绩效合格,凭什么被评选为‘躺平者’?如果绩效不合格,那么该处分就处分,也不应该用群众推选的方式来评选,就像我们不会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 -
争议“海选”李清照:各地为何争相选拔历史名人形象?
过去十多年,唐明皇、杨贵妃、大乔、小乔、花木兰等历史名人的形象,都曾经历过全国海选。 为了在争抢中占据先机,各地会采取“先斩后奏”的策略,举办历史名人相关活动,让其成为既定事实。 像丰都这样直接尝到甜头的地方并不多,更多的海选未能起到明显的带动效应,导致很多活动并未持续。 -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审查调查
-
环保倒数第一,县长登报检讨,一个月后“超级逆袭”
这让多名受访的湘阴县公职人员觉得“脸上无光”,毕竟湘阴还是岳阳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不同于年度考核的打分制,月度考核为扣分制,即各区县的成绩都为负分。这是为了突出问题导向,“倒数第四名和顺数第一名是一个待遇,但是谁在后面,谁挨板子。” “以前我们市生环委下发的文件,县长、书记都不看的。我们搞个新的工作方案,他们也不看,就是签个‘批准’,批给副县长,副县长再批给环保局长。”张明说,但第一次考核过后,各市县区都更加重视。 -
菜场投诉量多于公厕,芜湖推选“最不干净”公共场所
芜湖市干净办每天都会受理五十条左右市民投诉。一旦获评“最不干净”公厕、菜场,相关部门会授牌,其管理负责人要接受媒体采访,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 干净办工作人员称,投诉量也与天气状况有关,高温天气市民外出少,投诉量也少。 全国最干净城市的标准是什么?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6年年底,深圳市委市政府就提出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工作目标。此后,公开提出这个工作目标的城市并不多。 -
山西警界新动向:多名市级公安局长转任省属高校副校长
调整频次之密集、调整方向之集中,过去并不多见。除了去高校,还有公安系统的厅级干部转岗省文物局。 -
上半年24名中管干部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