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周末国际国防新闻部招聘
-
“基辛格不会有第二个,但基辛格的担忧却会不断重复”丨智库视点
基辛格不会有第二个,但基辛格担忧的危机,却是会不断重复的。 基辛格把自己的对外政策原则,称为“自由的国际主义”,也正是因为这种自由的国际主义,让他得罪了特朗普和拜登两位美国总统。 -
从民族问题到“赚快钱”,缅北冲突何时休?丨智库视点
能确保缅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缅族地区发展同步,这才是真正铲除这一地区祸乱之源的根本之举。奈何,这个想法在今天的缅甸政治和社会现实之前仍然是空中楼阁。 -
双向出击拉拢英菲,日本意欲何为?
“签署《互惠准入协定》,意味着日本和相关国家的关系正步入准军事同盟。日本自卫队可以借此走出去,把兵力派到英国和澳大利亚,迂回实现所谓的‘国家正常化’。” 日本在防卫政策上不断突破红线,背后离不开美国的默许和纵容。 “日本不想孤注一掷把‘鸡蛋’放在美国‘篮子’里,也不愿意把军工红利拱手让给美国,但从历史上来看,不管日本采取什么样的合作,都很难在军工生产上突破美国的限制”。 -
俄乌情报体系对抗:“外卖小哥”下毒引发的暗战 | 智库视点
俄乌战事焦灼之际,乌克兰“外卖小哥毒杀”事件,表明俄乌双方在手段、谋略、节操等方面,都呈现出“超限战”的特点,对改变战场局部态势、打击对方士气、选择作战手段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 -
雨季炮火,“三兄弟联盟”联军激战缅北
“原来一袋大米大概二三百人民币,现在已经涨到了1400元。” 清水河、捧线、棒赛三个政府控制区失守。清水河位于果敢,捧线和棒赛则隶属于木姐,均是重要的中缅贸易口岸。 据缅甸战略与政策研究院统计,21个月里,缅甸全国至少爆发了7855起冲突。其中,军方与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交火4548次,与人民防卫军交火2267次,军方与少数民族武装组织和人民防卫军的联合交火达925次。 -
亚太安全专家谈:中国发展红利被周边国家共享
谢尔盖·卡拉加诺夫表示,随着美国和西方社会开始施加影响改变全球化,此前所谓的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他说,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新的理论或者新的全球治理模式,而这种模式必须要通过所有合作伙伴来决定。 亚太地区有四十多年的和平发展。这个过程中,中国发挥了核心作用。中国区域快速发展的红利被周边国家所共享,中国也是大部分亚太国家第一大国际贸易合作国。 中美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它并不影响中美追寻各自发展的脚步,彼此支持获益。如果认为中国的强大成为了亚太地区的一个“威胁”,那又该如何看待未来印度、印尼等新兴国家的崛起呢? -
02:43
专访俄专家安德烈·科尔图诺夫:俄乌冲突越早结束,对大家都越好
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学术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近日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时说,俄乌双方可能会被迫回到谈判桌前。安德烈还表示,冲突越早结束,对大家都越好。 -
北京香山论坛:大国小国,平等对话
南方周末记者观察到,平行分组会议和研讨活动中,有5场会议以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为主题,超过一半的发言嘉宾来自于发展中国家。 在过往9届论坛中,主题涵盖“亚太”字眼的论坛多达6届。随着论坛性质发生重大转变,议题范围也从亚太事务扩展到全球问题。现在,它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亚洲安全防务对话平台。 -
海上危机专家谈:“我们需要的不是排外战略,而是包容的战略”
印度原联合国防参谋长、退役中将谢卡尔·辛哈认为,冷战结束后,越来越多的国家经济提升、军事力量增强,世界力量平衡重心从西方转移到东方,进而带来了更多的大国竞争。“海上军事冲突的强度还会增加,并且将会继续”。 “我们(研究者)的工作就是预见‘不可预见’。现在,我们正在步入新的海洋秩序。为了防止无序,我们需要在无序中寻找秩序。”斯里兰卡原海军司令科隆巴杰说。 台湾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认为,要建立两岸的军事互信机制,或者要预防跟管理两岸的海上军事危机,最根本也是最必要的方法,就是两岸必须有“政治共识”,“台湾方面应该重新再回到“九二共识”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