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在“爆买”银行股?
“贷款利率下行放缓,不仅有助于缓解银行基本面压力,资产比价效应下银行股吸引力也将提升。” “由于银行板块在A股多个指数中占据较大权重,汇金增持指数基金带来的被动配置资金流入,会有相当一部分最终进入到银行板块。” 2025年前5个月,险资至少八次“举牌”银行股。 -
证监会严肃查处财务造假案件,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
-
全国首笔跨境支付通业务落地深圳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A股或迎创新药企上市潮
-
长债暴跌,日本经济怎么了?
债务/GDP可以揭示当前的财政状况。2013-2022年间,日本中央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从186.6%攀升至216.2%。 “日本央行作为曾经最大的买方,现在变成了卖方,必将直接冲击日债市场的流动性。” 超长债作为安全资产似乎不再安全,这种现象在美债、日债、德债和英债等都有体现。 -
美国失去最后一个AAA主权信用评级,财政风险加速上升
AAA是最高的主权信用评级,意味着偿还债务能力极强。 美债收益率与日元汇率出现背离,这是美国财政风险加速上升的最重要市场指标,表明谨慎的外国买家正在从美国国债市场撤资。 目前,英国已经超过中国,成为美债第二大海外持有方。 -
基金经理薪酬、公募管理费和业绩挂钩,基民获得感能提升吗?
-
美债危机折射美国的内忧与外患
“对等关税”实施后,美元指数与美债价格同时下跌,说明市场不仅担忧美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避险需求也转向了非美元资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谈道,“美国的联邦债务正走在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上,但尚未达到不可持续的水平。而且,没有人真正知道我们还能走多远。” 2024年9月,美元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中的份额降至57.4%,为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
余永定:如何理解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针对关税壁垒,中国必须加速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转变,而非诉诸于人民币贬值,增加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措施。 -
降准降息如何“择机”?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
降准、降息是央行的重要政策选项,以加大宽松力度,稳定市场预期,激发经济活力。 从“保持物价总体稳定”变为“保持物价处于合理水平”,体现了货币政策在目标设定上更加细致和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