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充电费用为何上涨?
-
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
领航鲸“搬家”分几步?为啥要抹凡士林?
-
研究发现鲨鱼可以跟人类一样品尝出苦味
-
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
-
世界最大地下水漏斗补漏
2023年2月,水利部发布会通报,通过近五年治理,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的趋势从根本上得到了扭转,超额完成了《行动方案》的近期目标。 重压之下,仍有人铤而走险,审计报告通报,有地区存在无证取水问题。南方周末记者以想打井咨询沧州地区及周边十余家打井队,一位廊坊的打井工人自称,在廊坊给一些没有采水证的化工厂打过井。另一位天津的打井工人也表示,自己给客户打井,并不会要求对方出示取水许可。 部分农村依然依赖地下水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可供置换的地表水水源成本过高。“按照目前的成本测算,南水北调水源到达河北平原中东部灌溉地块的成本高达每立方米5-6元,用水成本不可能承受,除非政府提供高额水源置换补贴。” -
弄虚作假?二次污染?85亿元苏钢“毒地”疑云
苏钢“毒地”前后评估结果不同,可能由于土壤污染评估标准一再变更、不断加严,且江南水系丰富,污染容易迁移。 “焦化厂污染是疑难杂症,非常难治理。在江南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下,还需要特别注意污染迁移。” 如果苏州绿岸施工作业导致污染扩散,应对生态环境损害的扩大部分承担责任。但不能排除苏钢集团是否需要对4号地块的污染负责,“其中可能涉及多因一果的共同侵权,依据民法典第1231条的规定,在责任大小认定上需要结合污染范围、程度,以及行为对损害后果所起作用等因素确定”。 -
新鲜白菜凑厨余?垃圾不仅要分,更要减
“此次事件表面上看,是第三方企业为自身利益采取的荒唐行为,实际体现了垃圾分类管理难以将责任触达垃圾产生者。” 在兰亚军看来,涉事公司没有分出足够的厨余垃圾,拿大白菜凑数肯定错了,但厨余垃圾分出率不光是第三方企业的工作,也要看前期宣传动员的力度大不大,市民参与度高,指标容易完成。 3R原则已普及多年,reduce (减量化)、reuse(再使用)、recycle (资源化)的顺序中,减量化排在最前。更值得关注的指标还有末端进入垃圾填埋场/发电厂的垃圾总量(或人均量)、处理的成本(或人均成本)降低了多少。 -
秋季以来持续偏暖影响几何?会是暖冬吗?
-
今秋的北方,为何又热又霾?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成效还不稳固,总体上来说,目前还未摆脱气象影响型。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解读,一般来说,10月中下旬已进入冷空气活跃期,但2023年冷空气明显偏弱,气温显著偏高。目前,共有237个国家级气象站破10月下旬最高气温历史极值,情况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