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呼吸道疾病反季流行,疾控专家详解防控策略
“麻疹曾是全球极力推动消除的疾病,新冠疫情后,全球消除麻疹进程放缓,已经消除麻疹的部分国家出现麻疹局部聚集或暴发流行。” 曾玫注意到,现在许多非儿科医院几乎不做百日咳检测,监测报告中成人和青少年病例被严重漏报,“需要加强对成人和青少年的百日咳监测,探索全生命周期的百日咳免疫策略”。 既非疫苗,也非药品,作为预防性生物制品的RSV单抗落地应用面临难题——由什么部门管理、是否需要处方、在哪里开放接种? -
02:38
黄金半小时还很难,智能急救争分夺秒
-
预防少女怀孕,世卫组织发布新指南|周一健
预防未成年人怀孕,最重要的是加强性教育,以及避免孩子在中学阶段辍学。针对过早离家打工、接触亚文化同辈群体的孩子,要及时制止他们发生危险性行为。 -
如何让90%患者留在县域?
“以县域影像、心电中心建设等为抓手,推广分散式检查、集中式诊断、区域内互认的有效的检验检查模式。” -
谈“结节”色变:“结节”被过度检出?
近年来结节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存在多方面原因,包括公众体检意识增强、各类早筛项目覆盖率提升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显示,50岁以上的高风险人群应当每年做一次肺部CT检查。 早期发现确实是治疗癌症的最好办法,但只有极少数结节会被确诊为癌症,初次发现结节不必过度担忧,患者记得去医院就诊,遵医嘱即可。 -
人形机器人首跑半马,离商业化还有多远?|周一健
这场人机共跑的半马展现了人形机器人的一次具体应用,希望未来可以落地更多日常应用场景,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 -
6月底, 部分医院将设置体重管理门诊丨周一健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属、省(区、市)属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要在2025年6月底前基本实现体重管理门诊设置全覆盖。 -
去体重管理门诊,开一张“运动处方”
“健身房只能根据体脂、BMI,也没有基本运动风险等指标,做出普惠式的方案,但是体重管理中心会根据循环、代谢、肌骨、神经系统等情况,做出处方。” -
145%:关税战波及药品,产业链恐生变
“幸好之前在中国产品库存还很多,短时间内供应和销售不受关税的影响,还能再观望一下事态如何发展,现在政策眼花缭乱,太疯狂了。”一家在华业务较大的美国药企坦言。 “关税可能推高全球药价,导致贫困患者无法获得治疗。”一位医药分析师担忧,未来如果出现大流行病,关税壁垒可能拖慢疫苗研发、生产和分发速度,中美双方可能在传染病监测和救治等领域减少合作,削弱全球应对能力。 -
砒霜的逆袭:一款“致命毒药”如何惠及全球患者?
无论是国产的三氧化二砷注射液,还是复方黄黛片,目前均只能供给国内患者使用,并没有广泛进入国际市场。 指着手上的“三氧化二砷”口服液,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讲座教授邝沃林说,知道这个药物有效,但如何合规生产并推广,让全球患者都能用上,是更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