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带路免费进:古镇游该告别“门票经济”了
对古城古镇进行旅游开发,增加旅游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多便利,无可厚非,也是一件好事。问题是,古镇是谁的古镇?如何开发,如何协调景区运营公司和当地民众、游客的关系?围村收费、圈地收费,是不是合理的开发模式呢? -
学术顶刊何以成为头部学者的“自留地”?
-
“公路撒钉扎胎”危害公共安全,必须严厉打击
就“景区划胎报复游客”的行为而言,关系到一地的民情秩序与旅游环境,各地政府应当思考如何打击这种“揽客不成就行凶”乃至是“划胎揽客”的“一次博弈”行为,以更完善的服务与更好的模式,发展可长可久的文旅经济。 -
“高分低就”重塑教育逻辑
“职校录取分数超一本”的现象显示,家长与考生已在积极主动地正视变化、适应变化。大学也应拥抱这一变化,应时而变,与时俱进,像近年来的职校一样调整自身专业设置与招生计划,该精简就精简,该改革就改革,不能为了招生而招生。再不改变,“专业就没了”,学校呢? -
高速公路收费审批信息,有何规定不予公开?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了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政府信息应该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尽可能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 -
山东临沂“天价处罚”:如此儿戏的行政执法,谈何营商环境?
此一案件,已经对当地的营商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只有对整个事件的过程进行彻底地调查和还原,不捂盖子,对责任人进行严厉的处罚,才能挽回投资人对当地营商环境的信心。 -
“红码”骑手列入行业“禁限名单”?良法美意也要程序正义
要想真正维护外卖快递行业的交通安全、保障各方利益,权责相符好过权责失衡,正向激励好过以罚代管。公权力若想约束骑手遵守交规,增进公共交通安全利益,还应评估“交通安全码”的适法性,谨慎评估类似的准从业禁止制度是否合理。 -
火车事故停运,乘客砸窗通风:保障乘客安全是首要
《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42条规定,铁路运输企业应当针对自然灾害、恶劣天气、设备设施故障以及安全事故等对旅客出行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形,依法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物品,并定期组织演练。这起事件既彰显了乘客积极自救的精神,也在提醒铁路部门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生命至上,在列车停运、闷热缺氧的事态出现时,应允许乃至主动帮助乘客砸窗通风。 -
违规饲养烈性犬将被治安处罚:饲养宠物应权责相符
此次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了一点,那就是一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饲养烈性犬,不论是否已经造成伤人后果,均应追究其违法责任,对犬主处以治安管理处罚。这次立法修订为规范文明养犬开了个好头,有助于警方依法处置违法养狗行为,保护公众生命财产。 -
上海动物园为“禁止给婴儿喂奶”致歉:对儿童友好才是真文明
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22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描绘了一幅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蓝图,要求开展不同层级儿童友好空间规划研究,制定儿童友好空间与公共设施的规划标准。这起事件也显示,建设儿童友好社会需要双管齐下,既要坚决否定厌童仇童的社会风气,也要在公共政策与公共空间上友好儿童,让未来的主人翁得以开阔而天真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