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车标认成“小人背宝剑”,真实段子折射时下驾培之弊
一个新手司机对车辆良好的操控感,只能靠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才能获得。人体的肌肉记忆,会将一个驾驶人员不断纠错、不断提高的过程“记录”下来,形成为一个人的终生养分。任何试图超越这一阶段而速成为驾驶高手的计划,都是不切实际且贻害无穷的 -
华盛顿身边的“暗星”:成国父成国贼一念之间
在正统叙事中,美国国父们是独立战争里的璀璨群星,那么同样有一些暗星在独立之初的天空里潜滋暗长,他们在英军与大陆军、大陆会议与北美人民之间投机,彰显了真实历史的复杂性。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9日《南方周末》) -
从“科技之美”到“科技之利”,苹果内部的分歧反映了什么
Jobs、Ive作为创业一代,把“科技之美”玩得出神入化、令人目眩;Cook作为继业之主,利用“科技之利”将Apple推向世界巅峰,在资本运营、企业经营、股东回报、职业经理人业绩……各方面都无人能出其右。那么,将来苹果会怎么走?苹果会有一天辉煌不再吗?所有人都在思忖与观察。 -
为孟子“性善论”辩护: 小共同体自治互助的基石
在此背景下,孟子呼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西周的“井田”,其实就是要保留“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自治小共同体,人性善的学说,恰恰与小共同体的社会结构相匹配。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9日《南方周末》) -
涉太空立法、月球保险来了: 人类正处在星际拓殖的前夜?
Elon Musk谈了他的观点:火星立法,要由全体火星拓殖者投票表决,依然遵从“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超过2/3以上多数民意才能成为“火星法律”。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9日《南方周末》) -
“露营”新时尚:修复身心,让人与自然、人与人更亲密
露营活动本身还可以经营、巩固与加深家人或亲朋之间的感情,把家庭或亲友关系经营好、维系好,在加深人与自然的连接的同时,也会在无形之中更新、加深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9日《南方周末》) -
后现代社会“去生产化”,正在消解我们共情的基础
在理论上,存在这么一批生产者,而在实际上,肉是盒子里生出来的,水果是冷藏柜里长出来的……这些后现代社会中的“脱产者”注定是很难与生产者共情的。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2日《南方周末》) -
夫妻吵架喝农药?家务事化“小”需当事人多冷静、旁人别拱火
外部力量的善意干预很重要。夫妻因琐事引发的吵架,往“小”里解,没有解不开的结;若是往“大”里拱火,也往往难以收拾。 -
旅游小镇开发商如何转移风险:从自持到先卖后租只运营
项目运营成功了,投资者赚一个固定几个百分点的租金,相当于债券的固定收益,当然也不排除还有房子升值部分。但是项目失败了,投资者要承担作为“股东”的责任,收益不仅归零,恐怕房子本身都难以转手,某些地方甚至价值归零都有可能。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2日《南方周末》) -
欧盟反垄断大棒挥起:苹果NFC芯片应该开放给Apple Pay的竞争者吗?
美国的经济哲学是在新古典主义-后新古典主义基础之上的,致力于保护竞争秩序,在一个底线规则坚韧、可预期的竞技场上,假定中小竞争者是好斗的,总有人挑战巨头,甚至是能在效率上干掉巨头,为消费者提供种类更多并且更物美价廉的产品。欧盟则是秩序-规制,当然也看重消费者福利,但希望消费者在一个主体分散的、有秩序的、可自由进入的市场结构中获益,因此倾向于保护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