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社会学家山田昌弘谈日本低生育困境
有四分之一的年轻人对未来感到不安,是日本少子化的主要原因。要采取让年轻人不会对未来过不上富裕生活而感到不安的措施。 在东亚社会里,让子女接受比自己更好的教育,找到比自己更好的工作,是父母的生活意义所在。 如果现实恋爱的满足度下降了,那虚拟恋爱的价值就会上升。也许现在已经不能说现实中的满足就更优越了。 -
对话人类学家项飙:怎么去面对已知无解的问题
“对老百姓来说,生活的目的不是批判,而是生活得更好。当然有很多东西值得批判,但要从他生活的目的里面出来,批判才会落到实处,便于他们的行动,然后可以在看起来不可改变的结构之下改变生活,改变人们的思考。” -
对话上野千鹤子:学术是弱者的武器
对生活在(中国)城市里的精英女性们,我的印象是:她们是作为独生子女被精心培养长大的女孩子。 无论多么强大的人,出生时也是弱者。而且总有一天一定会变成弱者。男性也不例外。女性时常陪伴孩子、老人、残疾人和病人,所以她们理解弱者,想象得到弱者的处境。 “女性主义的目标,就是将女性的经验言语化、理论化。” -
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约恩·福瑟并非冷门,残雪还有机会
当被问到对于写作有何建议,他说:“写吧,不要思考!在动笔前思考,在写完后思考,但在写作时,什么都不要想。” -
01:41
张艺谋——工作最happy,放假才emo
《坚如磐石》原著作者及编剧陈宇:电影是一条崎岖的路,也是一条比较窄的路。如果你想做它,你必须真的喜欢它。” -
《坚如磐石》编剧陈宇: “我的剧本没有形容词”
因为接连与张艺谋合作三部大片,陈宇得以被更多观众看见。原著作者和编剧之外,陈宇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高概念电影曾经从1980年代到21世纪很长一段时间流行,现在慢慢又变了,中国电影市场包括国际电影市场逐渐回归到对于叙事本体价值的一种认同,这是我非常高兴看到的一种变化。” -
对话诺兰:“电影的职责是提出问题,而不是假装有答案”
“创作《奥本海默》的时候,我觉得是时候面对那个真正的故事了,那个无法挽回的现实,直视那个改变了世界的真正威胁。” -
专访学者孙歌:再谈“作为方法的亚洲”
“通常大家说‘作为方法的亚洲’,那就是我们把‘亚洲’拿来,作为方法去干事,对不对?竹内好说,不是这个意思,我们通过‘亚洲’这样一个形成自我主体的方法,是要平等地把世界上各个地区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作为人类的财富,提升到一个共享的层面。” -
《切尔诺贝利》的作者,在新书里讨论福岛核危机
“尽管大型事故都是区域性的,发生在某一国家的管辖范围内,但事故造成的后果一定是国际性的。” -
濮存昕七十岁,写下自传:“我干演员四十多年了,快谢幕了”
“你可能过得平平常常,也可能天上掉馅饼,一下子就成暴发户了,但不见得是好事,事后名和利会把你惩治一番。所以需要自省能力,一切都不要太过。” “我没有脂肪肝,也没有高血压,因为永远在劳动,晚上不吃夜宵的,特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