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问二号”飞天,奔赴隐秘小世界
“天问二号”探测器开启了一场为期十年的“追星之旅”。这一次的目标是针对小行星和彗星的取样及探测。 -
去火星采样为什么很重要?
用遥感的方式观察火星是一回事,在实验室里研究精心选选择的火星样本则是另一回事,很多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只有通过后者解决。 -
美国科学家基因编辑拯救一名患病婴儿
美国科学家对一名出生即被诊断患有罕见遗传病的婴儿进行体内基因编辑,成功减轻了该患儿的症状,并有望将它从死亡的边缘拯救回来。 -
童年创伤或影响三代人
童年的不幸经历不只影响人一生,还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的命运。最新成果首次揭示了童年不良经历如何在中国代际传递。 -
为什么踩踏易于在密集人群中发生?
研究人员通过建构描述密集人群运动的动力学模型,揭示了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踩踏事件背后的机制。 -
糙米中或含有更多的砷
研究发现,糙米中总的砷含量要比精米高24%,其中无机砷高40%,原因在于米糠中无机砷的浓度要显著高于胚乳。 -
从长毛象到恐狼,他们在复活什么?
美国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宣布,他们在复活已灭绝动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批评者认为,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少数基因,将现有物种“打扮”成早已灭绝的物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活。 -
起搏器:比一粒米还小
研究人员近日研发出了世界上最小的心脏起搏器,每个起搏器的尺寸小于一粒米,且这种无线起搏器在达到使用目的后还会被体液彻底溶解,排出体外。 -
抗艾滋病基因起源的新认识
最新研究发现,著名的抗艾滋病基因CCR5Δ32起源于至少6700年前的西欧亚草原地区,远早于此前认为的欧洲近期的选择事件如黑死病等。 -
“崩溃”的崩溃:复活节岛危机真相
复活节岛的生态及人口崩溃是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但严肃的科学研究表明,这个故事是不真实的。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岛民的方式生活具有相当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