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
履责·向未来
-
专题
走进责任企业
-
专题
月度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
-
20年再出发丨2023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研正式启动
-
两会CSR观察|如何构建更性别平等的职场
两会议案、提案、建议中,关于育儿责任共担的内容持续涌现,反映了人们在老龄化进程中对生育率下降的焦虑,以及对性别差异现状的反思,公共政策需做出改变,企业也有责任在就业、招聘、晋升中,给予女性更多支持。 -
走进责任企业丨百度:探索负责任AI
-
诚信经营受瞩目,经济复苏更需关注消费安全——1月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分析
1月警示事件中,有23件涉及消费者权益,其中疫情高发时期“鱼跃血氧仪涨价”事件有违价格诚信原则;“爱奇艺APP限制投屏加收费用”事件被指平台“吃相”难看;多批次化妆品、食品、金属制品抽检不合格,产品质量引关注。在行业复苏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企业需强化责任意识,关注产品质量的保障和服务的安全性,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助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
市场下行调整,ESG风险多发丨2022年房地产建筑上市企业ESG风险观察
2022年善择云平台监控到109家上市房地产建筑企业发生227起ESG风险事件,行业平均每周暴露4起风险,债务违约、虚假宣传、质量漏洞是行业高发风险。 -
行动是应对气候危机的根本 南方周末中国企业双碳行动力榜(2021/2022)解读
2022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办,本次大会被称为“落实的COP”,大会敦促各国在COP26成果的基础上,将气候雄心和气候承诺落实为气候行动。 2022年10月27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阐述了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的基本立场和主张,再次聚焦行动与落实,提出真正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依靠的是落实,而不是口号。 从彰显气候雄心到聚焦务实行动,在当前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企业对气候问题虽有共识,但在策略及实践层面,行动差异较大。人们逐渐开始关注,争相发布的净零承诺是否符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将升温限制在1.5℃的情景?企业发布净零承诺后是否言出必行、是否制定了与其脱碳目标相匹配的战略行动?气候雄心与行动之间是否存在“洗碳”(Carbonwashing)的空间? 为跟踪、研究中国企业及外资在华企业对双碳战略的响应以及绿色低碳转型现状,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起了“中国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项目,聚焦于低碳转型大浪潮下的企业双碳行动。 (本文首发于2023年2月2日《南方周末》) -
互联网反腐常态化——12月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分析
美团、腾讯发布2022年度反腐公告,120余人被移送司法机关,涉及外部供应商、合作商家等共64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