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政府数字人,这些省市在行动丨科创要闻
导读:2022年6月2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建设的指导意见》才发布,浙江和海南的数字政府建设方案、政府数字化转型已提上日程。北京提促进数字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广州南沙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力推元宇宙发展。数字化之路,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同样值得关注,四川省拿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四川)实施方案》,教育部印发《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
猴痘、新冠与HIV,疫苗、药物与新疗法
导读:7月23日,WHO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本周欧盟和美国相继批准全球唯一一款猴痘疫苗的使用。 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新冠治疗药物获批上市,CRISPR/Cas13有望用于治疗新冠感染,英国研究团队通过48万新冠感染者的数据分析,发现62种症状与新冠感染显著相关。我们对新冠仍不能掉以轻心。 美国希望之城医学中心和西班牙巴塞罗那医院的两支研究团队,分别报告了两名最新HIV“治愈者”,为艾滋病毒(HIV)感染者带来新希望。 -
消除“啤酒肚”和“游泳圈”,潜在新靶点出现丨科创要闻
导读:AlphaFold预测出2.14亿个蛋白质结构,几乎涵盖地球上所有已做过基因组测序的生物体;穿戴设备与医学成像结合,邮票大小的超声贴片就能实现48小时的身体器官的超声波成像和检测;针对“啤酒肚”和“游泳圈”,研究人员发现了降低腹部脂肪的关键基因突变;科学家开发高通量筛选方法,揭示了癌细胞在吸收不同纳米颗粒时的生物学特征;一篇涉嫌学术不端的论文很可能误导了全球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研究16年…… -
电动车续航千公里将成常态?丨科创要闻
导读:瞄准被称作下一代电池的固态电池,不少车企希望抢下批量装车的头筹。蜂巢能源研发出20Ah级硫系全固态原型电芯,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切换电解液以调节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特性的方法。福特汽车将从宁德时代采购磷酸铁锂电池,现代汽车与罗尔斯-罗伊斯合作打造飞行汽车,广州发布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稳链补链强链支持政策20条。 -
他们要让5G更赚钱,让量子计算更“有用”丨科创要闻
爱立信62亿美元收购Vonage,西班牙电信将使用卫星与5G技术连接物联网设备,华为加入Sisvel Wi-Fi 6专利池,化工巨头巴斯夫与Pasqal合作用量子计算改善天气建模,以色列“点名”一家初创企业领导国家量子计算中心建设,MIT陈刚团队发现一种比硅更好的半导体材料。 -
一次抽血,检测更多疾病丨科创要闻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罗氏Elecsys淀粉样蛋白血液诊断产品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加拿大研究团队通过血液测试,就可了解患者体内癌细胞的特征和变化。 全球首款直接注入大脑的基因疗法Upstaza™获得欧盟委员会的上市许可;针对一种罕见遗传性眼科疾病的一次性注射基因疗法Lumevoq,有71.0%的参与者视力得到持续改善。 UK Biobank(英国生物库)测定了15万名参与者的全基因组序列,成为迄今最大规模的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工作。亚马逊进军线下医疗,让人有些小激动啊! -
AI会思考,人类哭还是笑?
科创要闻2022年第二十六期(人工智能篇) (7月11日-7月17日) 本期要闻推荐人:唐家乐 -
半导体站在了高位转折点
科创要闻2022年第二十六期(半导体篇) (7月11日-7月17日) 本期要闻推荐人:李一跞、陈潇杰 -
治疗2型糖尿病有了新思路
针对肝癌、渐冻症、心血管疾病,本周有三款潜在first-in-class药物取得临床新进展;另有两项生物医药技术前沿突破值得关注。 治疗肝细胞癌新药OTX-2002的获批临床,成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表观基因组学调节药物;Clene公司的新药CNM-Au8中期临床数据显示,可提高渐冻症(ALS)患者70%生存率;全球首个体内碱基编辑疗法VERVE-101完成首例患者给药,或将实现一次性治疗心血管疾病。 一种新型治疗性肽生物制剂PATAS,不仅可治疗2型糖尿病(T2D),还可以治疗同样有着脂肪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症状的心脏代谢疾病;科学家设计出一款可注射微型颗粒,可实现不同时间点分次释放药剂,或将实现疫苗的一次注射、完全接种。 科创要闻2022年第二十六期(生物医药篇) -
固态电池,明年能上车吗?
科创要闻2022年第二十五期(新能源篇) (2022年7月4日-7月10日) 本期要闻推荐人:袁楚毅、陈潇杰